当前位置: 首页> 代表履职>

当好城市更新的“探路者” ——记江苏省南京市人大代表陈智敏

作者:李强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02


“人民选我当代表,是对我的信任,也赋予了我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谈及履职感受,江苏省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市燕子矶新城开发建设管理中心规划招商总监陈智敏诚恳地说。当选人大代表以来,陈智敏始终坚守初心、立足本职、履责于行。

“人大代表不仅仅是一个职务,更肩负着人民重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在陈智敏看来,只有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才能提升依法履职的素质和能力,更好地为民发声。她注重发挥代表作用,定期前往对口基层联系点——燕子矶街道下庙社区,聚焦民生民情,联系服务群众。

描绘城市更新美好图景

城市更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期盼。作为城市开发建设一线工作者,近年来,陈智敏积极参与燕子矶、迈皋桥片区等多个城市更新项目的研究,深入开展各项调研及方案研究工作。为了能够更好地寻找城市更新工作的突破路径,她积极参与“关于城市更新堵点”的调研工作,先后多次实地调研了深圳市南山区大冲村(华润万象天地项目)、重庆市十八梯、长嘉汇城市更新项目以及南京市“石榴新村”“小西湖”等城市更新案例。在调研中,她看到了不同城市在更新过程中独特的做法与经验,也感受到了城市更新带来的巨大变化。在考察中她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更好推动南京的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每次人代会前,我都会充分准备,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了解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广泛收集选民意见,筛选重点、难点问题,并在会议期间踊跃发言提出建议和想法,及时准确地反映选民呼声和诉求。”陈智敏这样说。

为了使自己提出的建议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陈智敏经常深入城中村进行走访调研,与群众和社区工作人员开展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工作中面临的阻力、对城市更新的诉求和期望。在此基础上,她结合工作经历和思考,撰写了《关于破解城市更新堵点的建议》,因其专业的分析及有效的建议对策,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与肯定,被列为重点督办建议,为南京市城市更新的推进工作贡献了一份力量。在陈智敏等代表的建议推动下,《南京市城市更新办法》正式出台实施。其中“运用并联审批、告知承诺、‘豁免’清单、‘正负面’清单等方式简化审批材料、优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能”等相关政策,既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又贴近南京市实际,极大地吸引和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城市更新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当好群众“贴心人”

作为市人大代表,陈智敏牢记代表职责,把民声民意放在首位。她始终把人民所想、所盼作为工作的最高宗旨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实绩实效回报群众的信任和重托,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陈智敏定期前往辖区的保障性住房片区,听取基层社区管理者、拆迁安置居民的心声。针对群众反映的保障房区域环境整治的问题,她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方案,并做好建议的监督者,推动铁路沿线废弃的空间变废为宝,打造成滨河的休闲公园,在环境品质提升的同时也为群众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真正将听到的“民声”走进了“民心”,得到了辖区百姓的一致好评。

随着2023年年底地铁一号线北延线开通,和燕路沿线地铁站周边非机动车停车混乱、管理压力大的问题日益突出,陈智敏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与街道市容管理部门多次赴现场调研,听取建议,并结合自身工作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完善停车空间,改善停车难的问题。同时她也将相关问题带至人代会上,在建言献策中带去基层群众的“民心”,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她呼吁相关部门在推进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充分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科学、合理进行规划设计,减轻后期基层管理的压力。

“城市美了,居民的满意度就高了,社会的治理效能自然就水涨船高。”面对群众的肯定,陈智敏表示,能为提升城市形象、群众生活环境做贡献,既是自身使命和责任,也是新的激励和鞭策,唯有更加紧密联系群众,为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积极建言献策,才能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