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曲江:马坝镇人大代表助力建新桥 铺就乡村振兴路
作者:彭翀 邹颖妍 廖海燕 编辑:赵佳敏 来源:韶关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03
“太好了!水中桥重建以后,我们出行更加安全,运送农产品出去也会更顺畅。”近日,在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转溪村居住了10多年的陈阿姨指着一座正在建设的新桥,高兴地对记者说道。而这一变化,正是曲江区马坝镇人大推进“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落地见效,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民生问题解决的生动写照。据悉,通过三年持续跟踪问效,马坝镇人大成功推动转溪村“水中桥”重建项目,架起了党群“连心桥”,铺就了乡村“振兴路”。
民有所呼:一座危桥的民生之困
马坝镇转溪村的“水中桥”横跨马坝河,这座长46米、宽仅4.2米的低矮桥梁,是7个村小组800余村民的生产生活要道,也是参观、缅怀广东省委干部培训班旧址——“白马庙”红色教育基地的必经之路。
马坝河作为苍村水库主要泄洪通道,“水中桥”常年被河水冲刷,桥体损毁严重,每逢汛期到来,低洼无护栏的桥面经常被洪水淹没,桥两端河堤被洪水侵蚀后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单薄的桥体无法容纳较多行人和车辆通行,制约了当地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周边村民种养规模的发展壮大。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推进,这座“水中桥”成为困扰村民多年的心头之患。
建设前的“水中桥”
代表有为:破题攻坚的履职实践
2023年,在转溪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值班的镇人大代表收集到群众诉求后,向马坝镇人大反映了相关情况,经马坝镇人大与镇分管领导沟通后了解,“水中桥”是一座未被纳入桥梁数据库的“无名桥”,这就意味着若要对其进行改建或重建,会面临着无法争取到上级配套资金的困境。
一边是群众的迫切需求,一边是建桥的资金压力,面对这一问题,马坝镇人大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积极组织转溪片区的区、镇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勘察、走访群众,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形成了“关于重建转溪‘水中桥’的建议”,并于2024年将该建议分别提交到了曲江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和马坝镇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该建议得到了区、镇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及人大代表的跟踪督办下,“水中桥”终于被列入了桥梁重建项目。
多方助力:全过程监督的民生答卷
经桥梁建设专业技术部门的勘验和设计,计划在原址新建一座长53.04米、宽7.5米的跨河新桥。尽管桥梁重建项目所需资金得到上级的统筹支持,但仍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致使重建项目始终未能动工。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曲江区、马坝镇的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转溪村“两委”干部共同发出捐款倡议,广泛动员党员、人大代表、企业、村民等各界热心人士积极参与桥梁重建项目的资金筹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曲江区C441线转溪村“水中桥”重建工程于2024年8月初正式动工建设。
为确保桥梁建设工程顺利推进,在曲江区、马坝镇人大代表的持续跟进下,该桥的重建项目被确定为曲江区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被列入曲江区人大常委会“常态化全过程”监督清单。
建设中的新桥
目前,新桥的基础铺设、桥面施工等各项工程在有序开展中。“预计今年可以如期竣工通车,将为转溪村落实‘百千万工程’注入源源不断新活力,彻底解决800余村民汛期出行难问题。同时可拓宽农副产品运输通道,助力种养业规模化发展,打通当地红色旅游‘最后一公里’”。马坝镇人大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马坝镇人大将继续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履职理念,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助推更多民生项目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