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实践>

传承红色基因 提升代表“家站”建设质量

作者:王梅海 编辑:白丹 来源:人民代表报 发布时间:2025-07-07

近年来,河北省平山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作为做好基层人大工作的重要抓手,把传承红色基因、发扬民主传统作为人大代表“家站”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不断提升“家站”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传承红色基因

打造精品“家站”

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不断探索新中国政权模式,形成了日渐成熟的理论体系,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平山县人大常委会将红色基因融入代表“家站”建设,严格建的标准、提高管的水平、提升用的功效,精心打造了温塘、西柏坡、李家庄、泓润生态园4个独具特色的代表“家站”。按照中央、省、市要求,不断增强代表“家站”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功能,积极推进“家站”规范化建设,使联络站真正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窗口、传递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重要平台、更好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载体。

注重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挖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平山县的理论渊源,在西柏坡设置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陈室,将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西柏坡期间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论断、华北临时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同志的相关论述作为展出重点。温塘镇结合温泉旅游,重点突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助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特别展出了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平山县党组织早期创建人和杰出领导人王昭的事迹。这些举措,传承了红色基因,发扬了民主传统,进一步丰富了“家站”建设的文化内涵。

注重硬件设施建设。为更好地方便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平山县按照“因地制宜建站、有序有效进站、丰富多彩用站”的要求,对西柏坡、温塘、李家庄人大代表之家进行了提升改造,增设了代表阅览室、接待室等功能室;统一制作了代表活动、联系群众、建议办理等登记簿;建立学习交流、视察调研等制度;将联系选民一览表、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流程图等上墙公示,真正做到了办公有场所、内部有设施、门前有挂牌、墙上有制度、活动有人员、进站有代表,真正把代表“家站”建设成依法履职的载体、学习交流的园地、展现形象的阵地。

注重宣传先进典型。制作“家站”建设宣传片3部,印制各具特色的宣传彩页1万余张,安装代表履职电子触控显示屏6块,既方便了群众知情知政,也更好地宣传了人大工作。

依托“家站”平台

发挥代表作用

“家站”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搭建履职平台、丰富代表活动、发挥代表作用,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形式和载体。平山县人大常委会把“家站”作为联系群众、开展活动、学习培训的重要载体,使代表“家站”做到“代表常来,站点常用,实事常办”,全面强化代表服务保障,充分发挥阵地的独特功能和实效,真正把家站打造成联系群众发挥作用的平台。不断提升代表履职水平、激活代表履职热情,有效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力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乡镇人大把人大代表“家站”作为代表学习提高的课堂,定期举办代表培训班,定期组织代表召开座谈会,定期抽查代表履职情况。注重学习与活动相结合,在活动前,组织代表学习相关知识,使代表懂行;安排代表调查研究,使代表知情;再进行座谈,请代表发言,达到以学促用的目的,取得履职良好效果。

助力推进重点工作开展。为高质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平山县人大常委会依托人大代表“家站”,组织各级人大代表通过视察调研、接待选民、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积极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西柏坡、岗南、温塘三个人大代表之家和李家庄、梁家沟两个代表联络站的各级人大代表,自觉支持、积极参与相关重点项目涉及的拆违拆建、环境整治等工作,并全力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保证了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广泛参与四项联动监督。四项联动监督是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创新之举。 在四项联动监督走访调研阶段,平山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利用“家站”平台,组织各级人大代表,精心设计表格,认真开展走访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600多份,收集各类问题线索173条,分类梳理、归纳汇总20条,其中旅游发展方面8条,种业振兴方面7条,优化营商环境方面5条,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