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年军:在藻类世界里探索广阔未来
作者: 编辑:崔斌 来源:宁波市人大 发布时间:2025-07-07
在宁波梅山,有这样一位学者,他以二十载光阴与海洋藻类“对话”。在他手中,藻类不仅是传统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成为现代农业绿色革命的隐形推手、固碳先锋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原料。他以科技工作者的执着,书写着独有的为民情怀。他就是北仑区人大代表、宁波大学梅山校区教授徐年军。
实验研究探寻海洋“绿色密码”
徐年军研究微藻始于1996年,他始终坚持扎根科研一线,在显微镜下挖掘这些直径仅几微米的生物蕴含着的巨大能量。
他时常自嘲是校区里待得最久的老师之一,实验室就是他的第二个家。“科研是个体力活,有时一天要挑选上千个藻种。”徐教授说,“但当你找到那个有价值的藻种时,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2019年,他带领团队突破技术瓶颈,成功培育出虾青素含量极高的薄壁型雨生红球藻新品种,并创新研发出配套的培养技术和设备。这一成果不仅荣获2024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更为我国微藻产业提供了产业化的技术支撑。
产业转化释放藻类“经济潜能”
海洋藻类是不可忽视的蓝碳资源,然而现实中,东海丰富的藻类资源与产业融合发展却面临困境。为此,徐年军将目光投向了经济型藻类——龙须菜。
此后,他致力于开展从基因组到养殖技术的系统研究,最终成功培育出耐高温“NB-18”龙须菜新品系。
单一品种的突破显然难以支撑产业转型,徐年军又带领团队构建起从种质库建设、生态化养殖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体系。他说:“从龙须菜中提取的多糖可用作抗肿瘤辅助剂,抗氧化肽能抑制衰老,ACE抑制肽可降血压,在功能性食品和医药领域具有广阔前景。”
依法履职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自当选人大代表后,徐年军一直关注着北仑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发展。在区人代会上,他多次建言献策,先后提出促进宁波大学梅山校区和北仑区科技深入转化双向奔赴、综合提高梅山保税港区整体规划等建议,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
“要把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生产力。”这是徐年军坚定的履职信念。为促进宁波大学与北仑产业深度合作,他进企业调研,精准把握企业的技术需求,协助企业攻克产业技术瓶颈。如今,宁波大学与宁波君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共同开发小分子蛋白药物的微藻表达系统及其在水产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达成共识,并计划开展长期合作,携手推进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从科研一线到履职一线,徐年军以专业赋能发展,用脚步丈量民情,生动诠释着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科技工作者不仅要低头搞研究,更要抬头看方向。”他说,“而人大代表这个身份,让我能更直接地把科研人员的声音传递出去,为地方发展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