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代表履职>

“小”代表的“大”情怀 ——记浙江省海宁市人大代表王瑜婷

作者:盛嘉栋 沈程佳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07

王瑜婷是浙江省海宁市十六届人大代表、海洲街道伊桥社区文体管理员。作为街道里最年轻的一名“95后”人大代表,她立足细微之处,在平凡岗位上书写出不平凡的履职篇章。

宣讲赓续家国情怀

“小王啊,你一个小姑娘整天守着一个土坟墩,能守出个什么名堂?”初到伊桥社区时,别人经常质疑王瑜婷。她经常巡视被列入文保点的许远墓地,风雨无阻。许远是海宁历史上第一位进士,安史之乱中与张巡死守睢阳,事迹虽被载入史册,却鲜为年轻一代知晓。

意识到青少年对本土文化与家国理念认知不足的问题,王瑜婷结合海洲街道人大工委“‘青’眼看民主”品牌,创新推出“行走的思政课”,她利用暑假时间组织青少年走进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和研学基地,为青少年宣讲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和爱国主义精神,让家国情怀和民主意识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悄然生长。

一位中学生在参观留言中写道:“原来爱国并非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藏在身边的动人故事。”

建议激发艺术活力

“乡村舞台建成已经十多年了,现在破得连排练都成问题!”在一次接待选民活动中,村越剧团成员的一番话,深深牵动着王瑜婷的心。这座承载着村民深厚文化记忆的乡村舞台,因设施陈旧,连日常排戏都困难重重。王瑜婷迅速将问题反馈至海洲街道人大工委,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乡村舞台改造被提上议事日程。

为确保改造方案贴合民意,王瑜婷走访了社区越剧团成员和村中“台柱子”,大到舞台布局,小到灯光设计,充分倾听群众心声。为争取资金支持,她多次向街道、社区提交图文并茂的改造方案;项目施工期间,她又全程跟进监督,积极协调解决各类难题,确保工程高质量完工。

如今,改造后的舞台旧貌换新颜,场地更为宽敞,更衣室、卫生间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成为村民文化生活的“新地标”。

履职赋能美好生活

“健身器材锈迹斑斑,晚上想锻炼连个地方都没有!”居民的一句抱怨,让王瑜婷敏锐察觉到民生“堵点”。

王瑜婷围绕全民健身展开深入调研,倾听居民对健身场地的诉求,发现很多社区存在健身场地“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器材安装后便无人维护,部分农村夜间活动场地更是漆黑一片。

在海宁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王瑜婷提交《关于加快推进“体育运动家”进社区全覆盖的建议》,呼吁优先开放农村社区夜间活动场地,推动政策从“建好”向“用好”转变。

如今,社区的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后续维护有序开展。夜间的社区广场上,踢球的少年活力四射,打太极的老人悠然自得,夜跑的年轻人步伐矫健,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全民健身”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