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用双手触摸民生温度 ——记全国人大代表李志娟
作者:杨富军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09
作为一名扎根农村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昌宁县鸿坤生猪养殖厂总经理李志娟把青春洒在希望的田野上,洒在她热爱的事业里,洒在为民履职的奋斗中。她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让传统养猪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带着群众一起想、一起干、一起富,为促进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让民生改善可感可及。
创业初期,李志娟带领着公司员工长期饲养巴克夏猪、长白、杜洛克猪等洋猪种,并通过“龙头带动+规模养殖+畜果蔬循环”模式,带动就业80余人,带动周边900户1200余人发展生猪养殖和种植果蔬1750余亩,户均年增收达2万元以上,与2400多家养殖场(农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公司培育出能繁母猪3600余头,后备母猪1700头,年底发展仔猪3.45万头,让14600余人在家养猪增收就业,带动饲料、屠宰、加工、销售、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动能。
2024年,她带领公司转型保山黑猪的研究、育种、扩繁。李志娟通过对保山黑猪品种资源进行选育、研究,已基本解决保山黑猪品种资源缺陷问题,新培育的保山黑猪肉质优良、产量充足、口感风味好、营养价值高、生态安全,预计“十五五”期间可推广100万头,总营收可达40亿元以上,为推动科技成果在滇落地,助推云南生猪全产业链升级提质,促进中国生猪产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战略安全作出了云南贡献。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人民的嘱托、群众的期盼始终让李志娟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她常说“代表是一棵树,深深扎根在群众中;代表是一盏灯,照亮为民服务路;代表是一面旗,带领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召开人代会前,李志娟一边“手把手”教授群众养猪技术,用双手触摸民生温度,一边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今年她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归侨代表履职服务保障的建议》《关于邮政快递业助力云南保山小粒咖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建议》《关于提升完善龙陵县木城通道的建议》《关于建设保山黑猪国家级良种扩繁基地建设的建议》等建议,部分建议得到国家部委高度重视,已与代表联系协商办理。
2024年全国人代会期间,李志娟在省领导的协调帮助下,请求交通运输部与相关部门共同办理《关于尽快开通保山至昌宁高速公路的建议》,两部门对人大代表建议高度重视、及时回应,人民群众期盼已久的昌宁至保山高速公路终于全线通车。全国人代会期间,她认真审议报告,积极发言,大胆建言献策,接受媒体采访,展现代表风采。在云南代表团小组会议上,李志娟介绍了保山黑猪的发展优势、目前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等,提出“关于建设保山黑猪国家级良种扩繁基地建设的建议”,得到高度重视。
闭会期间,她第一时间深入乡镇、社区、机关、专业代表工作站宣讲全国人代会精神,让党和国家的政策及时传达到千家万户。在履职中,李志娟牢牢扎根基层,汲取人民的智慧和为民履职的“养分”,努力做到睁大眼睛“看”、四面八方“听”、善于开口“说”、盯着问题“督”、勤勉尽责“干”,践行好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展现“猪猪女孩”奋斗而精彩的别样人生,用青春的汗水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