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龙湾:监督“炒”热海鲜牌 消费升温共富路
作者: 编辑:赵佳敏 来源:浙江人大 发布时间:2025-07-10
在东海之滨的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海滨街道,依托江海馈赠的天然资源,“阿琴人家烧”“阿玉人家烧”等“阿系列”海鲜餐饮品牌从零散小店发展为特色产业。这一“舌尖上”的产业升级,背后离不开人大的精准监督和代表的一线履职。
代表问需于码头
渔港焕发新活力
凌晨5点的蓝田渔港,区人大代表郑加善踩着湿滑的码头石板,一边记录渔船卸货动线,一边和渔民老陈唠嗑。“渔船靠岸没处卸,鱼货转手就掉价。”“渔港小,生意就淡,能不能帮忙改造下渔港?”……渔民的诉求被一一记录下来,并反馈到了人大海滨街道工委“选民说事”平台。
“要让渔港既装得下渔船,更装得下渔民的‘钱袋子’!”人大街道工委将蓝田渔港改造列入年度重点监督清单,组织代表小组先后3次开展实地走访,梳理出“渔货销售”“物资供应站”“管理房建设”等十余条意见,随后召开专题协商会,人大代表、渔民代表与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共商方案。这份带着“海味”的建议书,后来也成了渔港升级的“施工图”。
代表当起夜市“策划师”
烟火气里有人大温度
2024年新开业的永强海鲜美食广场,3天客流量达2.1万人次,成为夜间经济新地标。这份烟火气背后,是人大代表徐飞祥手绘的“民意地图”——走访收集46条村民建议,牵头召开“板凳议事会”,将夜市摊位布局与交通动线、消防需求精准匹配。人大街道工委还牵头召开专题讨论会,代表们提出的建议为夜市持续发展开出了一剂剂“良方”。
随着越来越多“阿系列”商家和特色小吃摊主入驻,这里不仅成了当地独特的风味印记,更成了点燃消费市场活力、撬动夜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代表“驻点”破解市场痛点
对症下药助品牌发展
沙中海鲜市场是“阿系列”餐饮的重要食材来源地。“如何提高海鲜品质和服务水平?怎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商家和消费者?”针对“阿系列”食材供应链痛点,区人大代表陈恩乐驻点沙中海鲜市场蹲点调研,并提出了《关于提高沙中海鲜市场的供应能力和辐射范围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办理。
针对建议办理,人大街道工委组织专项监督小组开展现场督查,停车难、公共卫生设施老旧、周边交通拥堵等问题被一一“揪出”。相关部门在代表们的监督下迅速行动,积极整改。如今,沙中海鲜市场已成为周边地区最大的海鲜交易中心之一,吸引着众多商家和消费者纷至沓来。
从渔港改造的“海味施工图”到夜市经济的“烟火路线图”,人大用“监督链”串起“产业链”,让“阿系列”从街头小馆“逆袭”为共富引擎,用人大力量书写着新时代的“海味共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