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仙居人大:持续精准发力,破解建房难题
作者: 编辑:赵佳敏 来源:仙居人大 发布时间:2025-07-11
农民建房,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面对这一重大民生关切,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目标、效果导向相统一,精准打出监督“组合拳”,助力农民“安居梦”照进现实,为乡村发展筑牢安居基石。
选准“靶心”
紧盯痛点 持续发力
仙居县人大连续三年将农民建房工作列为本届重点监督议题,确保监督的连续性与穿透力。“农民建房问题,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乡村长远发展,必须选准切口,持续发力,务求实效。”在2023年的一次专题主任会议上,仙居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红雷语气坚定地强调。
仙居县人大监督目光始终聚焦助力解决农民建房工作最突出的矛盾,一方面是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是审批难、用地紧、成本高等现实困境。“我们不仅仅盯着‘建房’本身,更要将其放在乡村整体规划的大盘子里统筹考量,”农民建房工作情况调研组指着墙上的乡村规划图解释道,“这样才能避免‘头痛医头’,让监督成果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
沉到“一线”
脚步丈量 精准开方
在下各镇一处老宅前,村民李阿婆拉着人大代表的手倾诉:“一家子人都住在这老屋里,孩子大了要成家,但村里总说没有空地基,房子批不下来,愁啊!”这样的场景和心声,调研组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为了摸清实情、找准症结,调研组的脚步遍及全县20个乡镇(街道)的代表性村庄。他们实地察看现场、随机走访农户、面对面访谈乡镇干部和村干部,零距离感知审批流程的卡点、用地指标的瓶颈等难题。
汇集民智,才能精准开方。调研组连续三年分层分类累计召开专题座谈会20余场。“规划图上画得好,到村里怎么落地?”“风貌管控要求有了,具体怎么执行?”一次次座谈会上,部门负责人、镇村干部、人大代表、农户们等围绕规划落地难、用地指标缺、审批环节多等核心堵点,直言不讳,深入探讨。针对村庄规划滞后、宅基地退出流转不畅等深层次专业难题,调研组还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邀请专家进行“把脉会诊”,形成了3份沉甸甸的高质量调研报告,为精准监督提供了坚实支撑。
闭环“问效”
刚性监督 成果落地
监督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问题的解决和制度的完善上。仙居县人大坚决杜绝“一听一议”“文来文往”,着力构建监督闭环。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常委会主任会议连续三年专题听取县政府关于农民建房工作的专项报告。“规划相对滞后于需求,导致农民申请建房时有‘碰壁’!”“审批环节还是偏多,部门之间信息壁垒还要进一步打通!”会上,一条条直指痛点的意见被明确提出,三年累计形成18条核心意见,要求县政府限期落实并反馈。
为确保意见“落地有声”,仙居县人大建立了“人大工委+政府部门”联动督办机制。联合工作组多次深入项目现场,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和代表建议办理进展进行常态化跟踪,组织开展了3次“回头看”专题视察。在县人大持续监督推动下,县政府重新修订了《仙居县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从规划、审批等关键环节构建起一套更完善的长效机制。截至今年6月,全县审批及在批农房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量。
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新农居,圆了千家万户的“安居梦”,正成为绿水青山间最动人的风景线。下一步,仙居人大将继续跟踪助推政策落地见效、农民建房问题有效解决、新村新貌焕发持久活力,让共同富裕的幸福底色更加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