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 探索地方民主立法实践
作者:齐鸿博 编辑:白丹 来源:人民代表报 发布时间:2025-07-18
近年来,甘肃省临洮县人大常委会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成功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创新地”,有效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为国家立法贡献了基层智慧。
创新融合
构建民意征集新格局
临洮县人大常委会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与人大职能发挥深度融合。通过统筹18个人大代表之家,赋予26名人大代表“立法联络员”双重身份,形成了紧密协作的工作网络。打造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集立法建议征集、法治宣传、成果展示于一体,成为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特别是创新性地将基层立法联系点与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宪法联系点“两点融合”,深化功能互补,建立社情民意反馈与督查机制,确保民声有效传递。
拓宽渠道
提升参与广度与深度
临洮县人大常委会致力于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参与立法。将立法联络点从12个增至43个,立法联络员从56名发展到104名,信息采集点从32个增至100个,信息采集员队伍壮大至1000多名,并与多所高校共建立法实践实训基地,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通过“两微一端”新媒体、入户调查、民意征集箱等多种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让群众参与立法工作更便捷。创新推出“菜单式”普法、“小临爱说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云课堂”、VR体验等宣传方式,显著提升了群众参与立法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打造品牌
形成特色亮眼成果
临洮县人大常委会立足地方资源,突出“农”“水”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精心设点布局,打造了8个基层立法联络示范点。总结提炼出以彰显优势、深化融合、聚焦路径等为核心的“123456”工作新模式,该模式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报送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中的“临洮经验”》等15篇报告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内部简报采用。岳麓山公园文化元素提升、融合法治与文化的临洮宪法广场等实践成果,生动体现了立法联系点工作服务发展、惠及民生的成效。
注重反馈
增强立法民主实效
临洮县人大常委会建立了独特的“金字塔”式工作机制,确保信息高效传递与处理。在法律草案意见征集后,注重整理分析并反馈采纳情况,增加透明度。建立健全了16项制度机制,保障联系点规范运行。实践表明,基层声音通过联系点有效进入立法进程,如洮阳镇信息采集员提出的禁止未成年人进入酒吧建议,新添镇立法联络员关于河长制、跨区域水污染纠纷解决等建议被相关法律吸收,增强了立法民主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