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食葱记

作者:盛家飞 编辑:林娜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18

在世人眼中,葱是最寻常不过的存在。它没有珍馐的华贵,亦无鲜果的艳丽,因太过普通,总被视作餐桌上可有可无的点缀。然而,当你放慢脚步,细细打量,便会发现这一抹青绿早已悄然渗透进生活的每一寸肌理。

清晨的菜市场,薄雾尚未散尽,菜贩的竹筐里,青葱还沾着晶莹的晨露。它们谦逊地依偎在紫茄红椒旁,不争不抢,静静等待着落入主妇们的手中。一日三餐,从热气腾腾的汤羹,到香气四溢的炒菜,总能看见葱的身影;房前屋后的小菜园,阳台的花盆里,也不乏人们亲手栽种的葱苗;就连争吵时那句略带轻蔑的“你算哪根葱”,都印证着葱早已深深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它如同空气,平日里难以察觉,却又时刻相伴,只有用心感受,才能发现它不可或缺的分量。

葱与华夏大地的缘分,早已跨越三千年的时光长河。翻开古老的典籍,《尔雅》中“茖,葱,细茎大叶”的记载,《山海经》里“又北百一十里,曰边春之山,多葱、葵、韭、桃、李”的描述,都在诉说着葱的悠久历史。葱,身姿纤细,色泽淡雅,在古人眼中,它象征着美好与生机。“葱青”,那是草木初生时的颜色,嫩绿中透着微黄,满载着生命的希望;“葱翠”“葱茏”,每一个词汇都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古人形容女子的纤纤玉手,也爱以葱作喻。《孔雀东南飞》中有“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欧阳修笔下有“玉指纤纤嫩剥葱”,宋词中更有“素骨凝冰,柔葱蘸雪”的绝妙描写。而我们人生中那段青春年少的岁月,也被赋予了“青葱岁月”这样诗意的名字。那段时光虽带着几分青涩懵懂,却无比珍贵,恰似青葱,历经风雨,方能沉淀出独特的韵味。

葱的家族庞大,形态各异。生活中,人们常将其分为大葱、中葱、小葱和洋葱。其中小葱,又被许多人唤作“香葱”。说起大葱,山东所产闻名遐迩,而山东大葱里,又以章丘大葱最为出众。章丘大葱的葱白修长,高的能长到两米五以上,堪称“葱王”。其口感细腻,微辣中带着丝丝回甘,咬上一口,唇齿生津。而洋葱,从名字便能猜出它的“外来客”身份,大约在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如今,葱的品种层出不穷,但无论如何演变,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它们都是后来者。

葱,是带有特殊香辛气味的植物,作为中国古代“五蔬”之一,自古便在烹饪中占据一席之地。古时,葱还有个雅致的名字——“和事草”。《本草纲目》记载“诸物皆宜,故云和事”。它低调质朴,能与任何食材搭配,调和百味,却从不喧宾夺主,堪称蔬菜界的“和事佬”。虽说葱被广泛食用,但不同种类的葱,各有其独特品性。大葱多生长在北方,身形壮硕,气味浓烈,如同粗犷豪迈的北方汉子;小葱则常见于南方,小巧玲珑,味道淡雅,恰似温婉的江南女子。

我喜爱烹饪,自然常与葱打交道。炖荤肉时,大葱是绝佳选择,一来大葱粗壮耐煮,不易煮化;二来它气味浓郁,去腥效果极佳。生葱因含硫化物,气味刺激,烹饪素菜时,常用葱花炝锅。当热油与葱花相遇,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便悄然发生,刺鼻的气味瞬间化作扑鼻的葱香,一碗香气四溢的葱油拌面,便是最好的诠释。清蒸菜肴或是做汤,出锅前撒上一把小葱,热气升腾间,翠绿的葱花不仅增添了色彩,更让整道菜的味道锦上添花。吃北京烤鸭时,葱更是绝配。葱的下端是葱白,上端为葱叶,中间部分叫“葱裤”,用来卷烤鸭再好不过。薄饼裹着烤鸭与葱丝,既能解鸭肉的油腻,更妙的是,性寒的鸭子与性温的大葱搭配,阴阳调和,正合中国人讲究的饮食平衡之道。香葱花卷、葱油饼、小葱拌豆腐……有了葱,再普通的食材,也能成就极致美味。在山东,一根大葱卷进煎饼,便是一顿朴实的美味;在东北,大葱蘸酱是餐桌上永恒的经典。葱,或去腥,或增香,或点缀,可生食,可烹煮,在不同的菜肴中,展现着千变万化的魅力。若说盐是“百味之王”,那葱便是打开美味之门的神秘钥匙。

葱的价值远不止于食用,它还是一味良药。葱叶、葱白、葱籽、葱根,各个部位都有独特的药用功效。中医认为,葱性温,入肺、胃二经,有发汗解毒、祛风活络、清肺健脾之效。《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诸多医书,都记载着它的药用价值。这般看来,葱可谓全身是宝。

葱,用它的一生教会我们许多。做人,也当如葱。不必过分在意自己所处的位置,无论置身于珍馐美馔之间,还是相伴于粗茶淡饭之中,都能默默发挥自身价值。葱“中空外直”,象征着虚心与正直。心胸豁达,清白做人,这既是葱的品格,也是我们应秉持的生活态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