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代表履职>

十年坚守“搭筑幸福港湾” ——记浙江海盐县人大代表、居委会主任黄月伟

作者:​徐湘珺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18

清晨的阳光洒在海湾社区崭新的电梯间,几位老人正有说有笑地等着电梯。曾经让居民们犯难的老旧楼梯间,如今成了邻里交流的温馨角落。“现在上下楼方便多了,再也不用为买菜发愁了!” 郑阿姨的话道出了社区居民的共同心声。

这份便利的背后,是一位 80 后人大代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他就是黄月伟,浙江省海盐县十六届人大代表、海湾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他以创新的思维破解治理难题,用贴心的服务温暖千家万户,让这个拥有万余人口的融合型社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智慧治理:科技赋能破解治理难题

走进海湾社区,智能门禁系统精准识别居民信息,整洁的楼道里再也不见乱拉的电线。这些看得见的改变,都与黄月伟推行的 “智安社区” 建设息息相关。他始终把科技赋能治理作为履职重点,让数字技术成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 “金钥匙”。

2020 年,面对社区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的困境,黄月伟牵头调研,提出 “数字化治理赋能平安社区” 的建议,开启数字化转型探索。“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觉得这是花架子。” 黄月伟回忆道。但他没有动摇,经过半年努力,三个小区全面安装智能识别系统,实现 “人过留影、车过留牌” 的精准管理。

日常走访中,黄月伟被居民频繁吐槽的停车问  题所触动。“大货车整夜轰鸣,车位被外来车辆占满,我们下班根本没地方停车!” 居民王阿姨的抱怨让他下定决心破解这一顽疾。他连续两周蹲守停车场,记录车辆进出时间、停放时长,挨家挨户收集 200 余份问卷,最终起草形成《关于设置收费停车位的建议》。

在他的推动下,海湾社区试点 “智慧停车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车位、阶梯式收费引导错峰停车。“以前每天至少接到 10 起停车纠纷投诉,现在一个月都碰不到几次。” 物业经理老李翻着记录本说道。如今,社区内大货车彻底消失,外来车辆减少了 60%,原本混乱的停车场变得井然有序。

民生工程:点滴改变温暖千家万户

从智慧社区建设到民生改善,黄月伟始终将群众 “急难愁盼” 转化为 “履职清单”,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在一次人大代表接待日中,多位老人反映 “爬楼难”,黄月伟当即行动,推动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工程。面对高低层住户意见分歧,他创新提出 “梯度分摊” 方案,由政府补贴一部分,居民按楼层系数分担费用。“那段时间,他几乎天天往我们这儿跑。” 社区工作人员回忆道。黄月伟连续 150 多天入户走访,组织 20 余场协商会,还邀请律师现场解读法律条款。当首批两部电梯启用时,82 岁的张奶奶笑着说:“现在下楼遛弯,按下电梯就能‘一键直达幸福’啦!”

在社区服务提升上,黄月伟同样不遗余力。他推动社区活动中心的老年食堂纳入政府 “助老餐” 补贴,让老人吃上实惠可口的饭菜;开办 “银龄学堂”,年均服务 1200 人次,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引入专业社工开设 “假日学堂”,三年累计服务留守儿童 300 余人次。此外,他发起 “代表 + 慈善” 募捐活动,三年筹集 40 万元帮扶 71 户困难家庭,并建立 “一户一策” 长效机制,让温暖照进社区每个角落。

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是黄月伟践行人大代表职责的生动注脚,也让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文化融合:同心共筑幸福家园

从硬件改善到软实力提升,黄月伟深知文化融合才是社区和谐的根基。“记得第一次组织活动时,大家都很拘束。” 黄月伟回忆起最初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情景。如今,他发起的 “红色连心桥” 项目已成为海湾社区的品牌活动。每到端午节,新老居民欢聚一堂,包粽子、做香囊,欢声笑语中,陌生感渐渐消散。这个项目已累计服务 3000 余人次,成为促进居民情感交融的重要平台。

在社区文化礼堂,黄月伟创新推出 “盐之有礼” 测评机制,开展 “文明家庭” 评选活动。从社会公德到家庭美德,全方位引导居民向善向美。“现在大家都争当文明户,连楼道卫生都更干净了。” 获得表彰的王阿姨满脸自豪。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正是社区治理最珍贵的成果。

此外,商铺自治联盟、亲子阅读会、邻里文化节、才艺展演等特色活动轮番开展,让新老居民在互动中增进了解,曾经因文化差异产生的隔阂,化作了互相理解的温情。新居民小陈感慨:“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家的感觉。”

十二年坚守,黄月伟用行动诠释初心使命。如今的海湾社区,已从管理难点蜕变为拥有 8 项省级荣誉的示范社区。正如居民所说:“有黄书记这样的贴心人,我们的幸福故事还会继续书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