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声”到“民生” ——记安徽省桐城市人大代表倪春辉
作者:尹芳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18
公众号的“一键反馈”入口,细化问题分类,实现提交问题后系统自动提醒对应责任人员,两小时内初步接洽,并全程线上存档;
每周“项目经理接待日”,让居民能面对面与人大代表交流问题;
每季度首月中旬的 “社区茶话会”,与居民围坐在一起,以轻松愉快的聊天方式收集意见和建议;
……
线上线下多渠道沟通机制的建立,是从“民声”到“民生”嬗变的第一步。安徽省桐城市人大代表、安徽创源智慧后勤集团总经理倪春辉坦言。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积极投身基层治理工作,深入调研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将桐城市新时代“六尺巷物业工作法”融入实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书写了履职为民的动人篇章。
倪春辉始终用细致入微的关怀、优质暖心的履职工作,真正做到了让居民的声音“有处说、有人听、有回应”,架起了党委政府与居民之间的“连心桥”,让群众的声音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相关部门。在线上,他完善业主微信群功能,安排专人值班关注群消息,确保群众反馈的问题能迅速得到回应;线下,小区各单元楼入口都设置了 “民情意见簿”,保洁人员每日巡检时察看,一旦发现新意见立即汇报,确保民情民意“当日畅达”。他每周对这些意见进行汇总梳理,按照紧急程度和涉及户数分类处理,确保重点问题在3天内给出初步解决方案。
从“民声”到“民生”,如何让群众意见建议从“纸面”到“地面”是倪春辉一直思考的问题。面对履职工作中的复杂矛盾和难题,他积极探索创新履职模式,创新性地将“六尺巷工作法”应用到为民服务工作中,耐心倾听双方诉求,通过情、理、法结合,促进邻里和谐。
当遇到复杂纠纷时,临时“专家咨询组”、纠纷案例电子档案库成了倪春辉的履职抓手。多年来,倪春辉成功化解了多起复杂矛盾纠纷,成为群众信赖的“解忧人”,有效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2024年桐城市人代会期间,倪春辉提交的《关于运用新时代“六尺巷物业工作法”化解基层矛盾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采纳和办理。
“看到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要关爱‘一老一小’,我就想着得赶紧到社区看看,听听老人们和孩子们的真实想法。”桐城市人代会闭幕后,倪春晖就迅速投入走访调研中。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西苑社区、公园社区的街头巷尾,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传递关怀。在与老人们拉家常时,78岁的张大爷无意中提到:“去医院透析得赶早班车,有时候车晚点,就怕耽误治疗。”这句看似平常的话,被倪春晖默默记在了笔记本上。在公园社区走访时,有几位家长反映,部分困难家庭的孩子存在心理压力大、缺乏学习辅导等问题。倪春晖一边认真记录,一边安抚大家:“请放心,你们的困难我都会反映上去,一定尽力帮忙解决。”
走访结束后,倪春晖连夜整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将群众的急难愁盼梳理成两件精准建议:一是针对透析病人就医难问题,建议公交公司优化针对透析病人和公交司机的接送时间节点,保障老人能按时去医院透析;二是针对困难家庭学生问题,建议有关部门整合社会资源,为他们提供生活补助、学习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
为了让建议更具操作性,倪春晖还专门去公交公司了解运营情况,到医院咨询透析病人的就诊时间规律,确保建议既符合实际又能切实解决问题。建议提交后,倪春晖并没有坐等回复,而是主动跟进办理进度。他多次与交通部门、公交公司沟通协调,详细说明透析病人的特殊需求。经过反复协商,公交公司最终决定调整相关线路的发车时间,在城区部分路段主动和透析病人提前约定抵达时间,方便老人按时乘车。
对于困难家庭学生的帮扶,倪春晖积极联系公益组织和心理咨询师,在公园社区设立了“爱心驿站”。每周都会有志愿者来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心理咨询师则定期开展心理疏导活动。
“人大代表就是群众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只有把群众的声音传上去,把政府的关怀带下来,才能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倪春晖说。从“民声”到“民生”,他始终以人大代表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我将继续坚守为民初心,积极履职尽责,为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