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意见建议的提出应做好闭环管理
作者:余 万 编辑:白丹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2
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权利,也是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内容。人大代表既要以提出代表意见建议的形式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反映给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为群众代言,同时也应把提出意见建议的内容、过程、结果等及时向反映该意见建议的群众进行反馈,形成闭环管理模式,不断密切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有效发挥好人大代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作用。
充分认识代表意见建议源于群众与回应群众的辩证关系
代表的意见建议从哪里来,不是靠主观想象出来的,而是通过深入群众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在充分了解社情民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分析、提炼、总结后形成的。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尽管由于网络、自媒体的高度发展,使得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便利化,但存在信息真假难辨等方面的问题,仍然有必要到群众中进一步证实。
群众向人大代表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诉求,是希望能够通过人大代表向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并得到妥善处理。因此,代表既要通过调研准确掌握群众的意见建议诉求并以其为依据提出代表意见建议,还要及时向提出该意见建议诉求的群众反馈后续处理情况及结果,使群众切实感到向代表提出意见诉求是管用的。在后续的意见建议征集过程中,群众就会更愿意向代表敞开心扉,诉实情、说真话。如果代表对征集的群众意见建议诉求没有及时进行反馈,甚至不了了之,群众满怀期望却杳无音讯、石沉大海,久而久之,对代表征集意见建议就会敷衍了事。因此,代表在提出意见建议的过程中,也应当重视并做好闭环管理。
围绕意见建议形成过程开展多环节互动形成多节点闭环
征集群众意见建议诉求是代表提出意见建议的基础工作和根本依据,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诉求往往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质量、性质等方面存在差别,很难全部转化为代表意见建议,而是需要在征集、整理直至提出的多个环节进行甄别筛选,对征集的群众意见建议诉求作出具体分析和不同处理,并与提出意见建议诉求的群众在多环节互动中形成多节点闭环体系。
做好征集过程的互动与闭环。在与群众面对面、点对点征求意见建议时,要认真倾听、准确记录,但对一些明显有违法律政策规定的诉求、不切实际的建议以及个人不合理要求等,应当场指出并给予解释说明,纠正群众的不正确认识,并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形成征集过程的闭环。
推进整理过程的互动与闭环。从群众中征集的意见建议诉有些具有同质性,有些仅与个人相关因而不具有普遍性。代表需要进一步进行整理归类,并对照法律、政策的契合性以及当前是否具备实施条件等进行分析甄别,必要时需要征求相关专门机构的意见和专业人员的看法,作出是否作为代表意见建议提出的初步意见。对不作为代表意见建议提出的群众意见建议诉求,及时与相关群众进行沟通反馈,并说明原因,对仅涉及个人急难愁盼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形成整理过程的闭环。
强化提出过程的互动与闭环。代表对征集的群众意见建议诉求进行整理后,根据撰写代表意见建议内容的需要,与相关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必要时要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代表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建议后,也应及时向相关群众进行反馈,形成提出过程的闭环。代表通过多环节的闭环管理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从而筑牢高质量提出意见建议的群众基础。
推动两个闭环有效衔接以增强群众获得感
近年来,围绕代表意见建议的高质量办理,形成了“提交办督评”的闭环工作机制,构建了在代表与办理机关之间的紧密联系。而代表意见建议形成过程的闭环管理则构建了群众与代表之间的紧密联系。两个闭环是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密切联系、互为作用、互相促进的。一方面加强代表与群众的紧密联系,有利于提出更为精准、更加务实、更可操作、更符合群众需求的高质量意见建议,是高质量办理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代表意见建议的高质量办理,必将激发群众真实反映社情民意的积极性,为代表提出更多更好的高质量意见建议创造了条件。代表提出意见建议则是两个闭环的分界点和联接点,要积极推动两个闭环的有效衔接,尤其是在开展意见建议办理的督和评过程中搭建群众与办理部门之间的联接平台。
加强督办过程的联接互动。代表在督办建议过程中,既要主动做好与承办单位的联系,也要与提出该意见建议的群众加强联系,及时反馈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让群众可感可知,增强获得感。加强测评过程的联接互动。代表对意见建议办理满意度评价,不仅是代表作为意见建议提出主体对办理情况作出的评价,更是代表群众尤其是与该意见建议的提出直接关联的群众作出的评价。代表在开展满意度测评过程中,要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多听取群众的意见,综合群众的意见作出满意度评价,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具体地、现实地落实到提出代表意见建议的全过程、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