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代表工作>

楚雄市东瓜街道:人大代表多维度监督 激活 网格员履职动能

作者:周莉莉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2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云南省楚雄市东瓜街道以增强基层治理效能为目标,深入探索网格化管理创新路径,充分发挥网格员在基层治理中的 “神经末梢” 作用。东瓜街道人大工委积极创新监督模式,将人大代表的履职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最前沿,通过精准化监督、常态化赋能、多元化联动,推动网格员履职效能从 “做没做” 向 “好不好” 转变。

齐心协力 “织网”,构建全程监督闭环

在基层网格化治理中,人大代表将法治作为根本遵循,依托东瓜街道综治中心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指挥中心,设立群众服务接待窗口、派出所社区民警业务窗口、派出所接出警窗口以及人民调解室和法律服务室,整合各职能部门及社会组织等力量实行 “轮驻”“随叫随驻”,创新实现 “1 厅 + N 室” 群众 “只进一扇门,解忧万家事” 的治理新模式,并以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群众纠纷与矛盾,确保基层治理在法律框架内有序运行。建立人大代表 “定期督查 + 随机抽查 + 专项督查” 机制,人大代表每月下沉网格开展不少于 2 次专项督查,重点核查网格员对政策宣传、独居老人探访、安全隐患排查等 12 项核心职责的落实情况。健全人大代表监督网格员机制,形成 “发现问题 — 反馈整改 — 回头看” 的闭环管理,今年以来,人大代表共开展专项督查 12 次,推动解决街道网格管理问题 23 个。

凝心聚力 “建网”,以监督促能力提升

街道人大工委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网格化建设,在社区成立 “一站一室一中心一基地”,建立以 “十户一体”“五户一组” 为单元的 “微网格” 体系,街道 13 个村(社区)共建立 7343 个微网格、聘请网格员 7343 名。同时,为响应基层治理精细化、动态化需求,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激活新就业群体力量,车坪社区率先创新探索 “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 模式,将外卖骑手纳入治理体系,聘任 15 名外卖骑手为 “流动微网格员”,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针对监督中发现的网格员业务短板等问题,人大代表牵头组织社会事务办、司法所等部门开展 “网格课堂” 培训,内容涵盖政策解读、纠纷调解技巧等实用知识,累计培训网格员 120 人次;同时建立 “代表 + 网格员” 结对机制,街道 39 名全国、省、市、州各级人大代表分别联系 2-3 个网格,通过跟班作业、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网格员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在代表帮助指导下,网格员成功化解小区物业、邻里矛盾等复杂问题 17 起。

智治赋能 “用网”,搭建民意互通桥梁

网格划定后,人大代表快速融入微网格,迅速转换角色,按照 “规模适度、界限清晰、无缝覆盖、便于管理” 的原则,依托楚雄 “智” 理小程序,借助外卖骑手 “流动微网格员” 在小区、街区的工作过程,实现线上一键发现问题、一键提交问题、社区一键反馈问题,形成工作闭环,让新就业群体化身社区网格治理安全的 “巡逻员”、实时在线的 “民情收集员”、政策法规的 “流动宣传员”,逐步构建 “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 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依托代表工作站联络室设立 “网格议事会”,每月组织人大代表、网格员、居民代表共同参与,将监督过程转化为听民声、解民忧的过程。针对网格员反映的 “权限不足、协调难度大” 等问题,代表们推动街道建立 “网格吹哨、单位报到、代表监督” 响应机制,上半年协调解决网格内基础设施维修、公共服务配套等民生问题 46 件。

人大代表通过靶向监督与精准赋能相结合,辖区网格员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数量同比增长 65%,群众对网格服务的满意度提升至 96%,构建起 “网格员精准发现、代表高效代言、人大依法监督、政府务实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群众切实有感” 的闭环工作机制。这一机制让网格员的 “千里眼”“顺风耳” 成为人大代表履职的 “信息源” 和 “传感器”,让代表的 “话语权” 和 “监督力” 成为推动解决网格内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 “加速器” 和 “助推剂”,最终实现基层治理 “最后一公里” 的高效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