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十足”的履职答卷 ——记安徽省人大代表乔清芬
作者:刘世军 肖文涛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2
在安徽省滁州市有这样一位人大代表:她将供电营业厅的“三尺柜台”延伸成倾听民意的“连心桥”,把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一件件沉甸甸的建议,她用履职实践诠释着“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她就是安徽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天长市供电公司千秋供电服务中心营业班班长乔清芬。
翻开乔清芬的代表履职档案,当选安徽省十四届人大代表以来,一组数据格外醒目——提交建议8件、参与代表小组活动10次、先后接待选民260余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生动注脚。
“人大代表不是荣誉称号,而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这是乔清芬常挂在嘴边的话。每年省人代会召开前夕,她都积极参加“代表走访月”活动,带着问题走进社区、企业和农村。2024年年初,在天长市广陵街道代表联络站,家住天长市聚宝路居民王学田反映老旧小区电力设施老化、夏季用电电压不稳,她当天就联系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一周内完成小区变压器增容改造。三年来,乔清芬在联络站累计推动解决民生问题87件,这个代表联络站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清芬连心桥”。
当选安徽省人大代表以来,乔清芬认真履职尽责,她先后提出《关于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建议》《关于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建议》等多件建议,推动解决了基层供电服务中的诸多难题。她常说:“我要把基层的声音传递给有关部门,把党的政策播撒到千家万户。”
审议发言是人大代表的重要履职方式之一。为此,乔清芬总是做足功课,用数据说话、用案例佐证。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她提出“乡村振兴要注重电力基础设施同步提升”的建议,得到与会人大代表的共鸣;讨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时,她结合供电服务实践,建议“推行小微企业办电绿色通道”,得到相关部门采纳建议并实施。一位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评价乔清芬:“乔代表的发言总能关注民生,戳中要害,建议提得准、措施实。”
“代表小组活动不是走过场,而是人大代表的‘履职充电站’。”作为滁州代表团第一小组成员,乔清芬把每次活动都当作学习机会。在一次代表小组专题调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活动时,她敏锐发现充电桩布局存在“城区密、乡镇疏”现象,随即形成代表建议,促成安徽省全面启动市、县、乡三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该计划将于2025年基本实现充电桩全覆盖。
“青少年的立法保护不能等出了问题再重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要干预不良行为,用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利器……”翻开她今年准备的代表建议初稿,字里行间透着紧迫感。乔清芬认为,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的兴衰与社会的稳定。为此,她受邀多次走进天长市检察院,聆听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汇报。
更令人感动的是乔清芬将“履职触角”延伸到了社区。她牵头成立“长满意”服务队,定期开展服务“四进”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敬老院。在社区,服务队为孤寡老人检查线路、更换灯泡;在学校,他们开设安全用电“小课堂”;在企业,他们提供节能诊断服务;在敬老院,他们与老人拉家常、送温暖。这些年来,“长满意”服务队累计开展志愿活动200余次,服务群众超过1万人次。在乔清芬的带领下,营业班推行“早训迎宾”制度,每天提前15分钟到岗,整理仪容、检查设备、梳理当日工作;实行“首问负责制”,确保客户问题“一次告知、一站服务、一次办好”。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却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乔清芬还带领团队开展《基于客户体验的供电营业厅服务提升》课题研究,革新传统服务模式。通过引入智能服务终端、优化业务流程、建立客户画像,实现了服务效率提升30%以上。该课题荣获全国现场管理“专业级”成果,成为行业标杆。
坚守使命,初心不改。乔清芬用行动证明:平凡岗位也能绽放非凡光彩。在她的带领下,千秋供电服务中心营业班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巾帼文明岗”、安徽省“青年文明号”等荣誉;她个人也获得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劳动模范”、滁州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从营业厅柜台到人代会会场,从处理用电诉求到参与代表履职,乔清芬始终保持着那份初心,用心书写“电力十足”的民生答卷。正如她在代表履职笔记中写的:“群众信任的眼神,就是履职路上最温暖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