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溧水区人大代表严家富让村民的“菜园子”种出幸福感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大代表严家富推动“闲散”地块整合再利用小记
作者:韦蒋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2
“看到荒地变成整齐的菜畦,居民们自发在微信群里晒出种的黄瓜、番茄,我觉得这半年多的奔走值了。”严家富站在石湫街道石山东府小区“共享菜园”前,望着认领牌上的住户姓名,眼中满是欣慰。严家富是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大代表,这位扎根基层的人大代表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创新破解难题,在方寸之地书写了代表履职的民生答卷。
伴随城镇化加速推进,石湫街道面临土地利用的双重困境:一方面,传统农耕用地遭遇转型阵痛,一些旱坡地、杂灌地因产业调整陷入闲置荒废的境地;另一方面,易地搬迁的居民在安置小区周边自发开垦将公共区域变为“私家菜园”。这种矛盾现象既造成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更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愿景形成强烈反差。严家富深刻意识到,这些零散地块既是发展痛点,也是治理突破口。
经过不懈努力后,严家富在溧水区十七届人代会三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整合利用村社、居民安置小区外围“闲散”地块的建议》,建议全面清查摸底统计辖区内的“闲散”地块,依据不同区域土地功能和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将不利于规模化开发的地块租赁给有种植需求的居民种植,同时加大对居民安置小区外围“闲散”地块的管理力度,在保护绿化景观的前提下预留地块,满足居民的合理耕作需求。
根据严家富的建议,石湫街道人大工委立即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实地调研。经大量调研和多次讨论后,人大代表们最终敲定“双轨并行”方案:对于“闲散”地块,可以因地制宜,将地块整合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发展“庭院经济”等相结合,打造石湫特色乡村旅游业态产品,也可以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组织村民利用零散土地进行耕作;对于安置小区外围的“闲散”土地,可以划定特定区域打造“共享菜地”,居民按需认领土地,在满足居民合理种植需求的同时也能保护小区环境。
思路确定后,石湫街道人大工委向街道党工委汇报,明确整合思路。街道在收到建议后,立即开展“闲散”地块的整合工作。为了使闲置土地整合利用更贴近民意,石湫街道人大工委广泛征求意见,并将收集到的群众建议和诉求梳理形成清单反馈给街道,推动闲置土地整合工作与人民向往同频共振。为保障建议办理取得实效,石湫街道人大工委严格督办,划分监督小组,落实监督责任,对于建议办理进行全过程跟踪问效,确保“闲散”地块整合工作有序推进。
如今,石湫街道通过分类治理实现“闲散”地块价值跃升:实施“农业+”战略,整合田园综合体、环山河、石臼湖等特色资源,打造农文旅融合项目;同步推行“村党组织+集体经济项目+农户”联结机制,组建合作社,将零散地块整合为精品菜园,统一种植时令蔬菜,带动120名留守妇女年均增收超万元。
“人大代表就是要把根扎在泥土里,把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严家富说。从荒地整治到产业融合,从单一种植到共治共享,他把为民办实事烙在人大代表的履职足迹里,更刻在百姓的获得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