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破局 重构人大履职新体系
作者:张正红 蒋 倩 编辑:白丹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4
近年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人大常委会深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将“数字人大”建设作为深化改革、提升治理能力的关键抓手,以有解思维突破传统工作模式瓶颈,通过系统性数字化赋能,推动人大工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跃升。
构建全域集成数字底座
破除数据孤岛难题
强化顶层设计与高位统筹。东昌府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将“数字人大”建设定位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全区数字化改革“大盘子”,深刻认识其作为复杂系统工程的特质,坚持整体规划、统筹推进。多次召开专题党组会议研究部署,主动承接数字化改革试点任务,制定详尽工作方案与路线图,实行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管理,确保各项任务扎实有序落地,为平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坚持需求导向与融合共生。深入调研人大代表、群众、机关需求,学习先进地区经验,摒弃“为建而建”。将人大核心业务深度融入“山东通App”省级政务平台,通过统一入口、统一认证、统一数据标准,破除原有信息壁垒,构建代表信息管理、掌上建议提交、履职全程记录、通知公告直达、在线学习赋能等“一平台N应用”新格局,实现工作流、信息流、管理流高度融合。深化资源共享与协同增效。确立“统一建设、分级使用”的建设运营模式,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以“好用、管用、实用”为检验标准,聚焦提升数据共享度与业务协同性,构建“横向覆盖人大各委室、纵向贯通镇(街)人大、外部连接‘一府一委两院’”的综合集成数字运行体系,为提升人大整体履职效能提供强大数字基座支撑。
重塑数字化核心业务链
破除流程梗阻难题
打造监督工作全链条闭环。利用平台重构监督工作流程,建立覆盖选题、组织、报告、审议、整改、反馈、归档七个关键环节的数字化“全链条闭环监督”模型。平台依据法定职能,智能关联区委中心工作、区政府工作报告任务、民生热点议题,为精准选定监督项目提供数据支撑。建立监督工作专属数字资料库,汇集历次监督活动方案、报告、审议意见、整改方案、落实情况反馈等全过程资料。平台自动追踪整改时限,预警滞后事项,实现对监督对象整改情况的动态跟踪、在线督办与效果评估,有力强化监督刚性与实效性。重构议案建议办理新机制。平台构建人大代表与承办部门间的“云上高速路”,代表可随时随地反映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实现建议在线提交、智能分拣、一键交办。承办部门在线签收、办理、反馈结果,代表在线察看办理进展,对办理结果进行满意度评价,评价结果纳入部门考核。激发代表履职内生动力。建立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代表履职档案,履职活动(参会、调研、联系群众、提出建议等)即时录入,平台自动归集、量化积分、动态更新、实时公示。集成强大的在线学习系统,提供法律法规、政策解读、履职技能等丰富资源,代表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学习,学习记录自动计入履职档案,形成“学习—履职—提升”的良性循环。驱动机关运行无纸高效。全面推行机关事务线上办理,文件收发流转、请假审批、出差报备、会议通知与材料分发等均通过线上平台完成,显著减少行政成本,大幅提升机关运转效率。
筑牢平台可持续发展基础
破除安全风险难题
健全组织保障与能力支撑。成立由常委会主要领导牵头的信息化建设与网络安全领导小组,负责项目推进、重大问题决策,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听取进展、解决问题。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人大系统数字化建设工作,确保步调一致、资源共享。积极组织骨干力量参加省、市的网信、大数据等部门举办的专业培训,重点提升网络安全、系统运维、数据分析等能力,为平台管好、用好提供坚实人才保障。构建规范完备的制度体系。将平台管理深度融入机关ISO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覆盖系统使用、账户权限、数据采集与共享、安全防护、运维保障、应急处置等全环节的管理制度与操作规范。出台《数字人大平台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等关键制度,形成权责清晰、流程规范、操作具体的制度体系,确保平台运行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责可追。筑牢网络与数据安全防线。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严格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环节安全责任主体。与区委网信办、区公安分局(网安大队)建立紧密协作机制,定期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漏洞扫描、渗透测试和实战攻防演练,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数据加密与脱敏处理。建立7×24小时安全监测机制,配备专业安全设备,全力保障平台系统稳定运行和核心数据资产安全,为人大数字化行权履职构筑可信可靠的网络空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