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县乡人大>

雷州南兴镇人大:凝聚多方合力,化解了67年的历史遗留土地纠纷

作者:豪诚 编辑:赵佳敏 来源:雷州人大 发布时间:2025-07-28

近期,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南兴镇人大凝聚多方力量,成功化解一起长达67年的历史遗留土地纠纷,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20世纪50年代,麻风病疫情曾如阴霾笼罩雷州半岛。为阻断疾病传播,1958年雷州市政府选址南兴镇辉塘仔村创办麻风医院(今康华医院),集中收治辖区患者,全村村民因此背井离乡。六十余载过去,随着麻风病防治成效显著,辉塘仔村村民返乡置业的愿望愈发强烈。自1996年起,村民代表便持续向上级部门反映诉求,希望收回被康华医院使用的466亩林地。

南兴镇人大始终将此事列为民生要务,积极协调各方寻求解决方案。面对患者安置、补偿资金界定等错综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镇人大以“不解决问题不松手”的韧劲推进工作。2023年10月,雷州市委书记吴松江到该镇开展“平安夜访”,通过现场办公、实地调研、专题研讨,最终明确土地归还的政策基调。

随后,湛江、雷州两级人大代表,南兴镇党委书记陈锡广,雷州市人大代表、镇长王大伟牵头落实调解方案与措施。镇人大主动请示汇报,协调市综治中心、卫健局、镇政府及康华医院等单位成立矛盾化解工作组,组织相关部门先后12次深入林地勘察现状,走访医院患者收集诉求,最终确立以“保障康华医院患者日常生计”为突破口的调解思路。

走访中发现,医院患者长期依赖政府补贴和林地收益维持生活,若归还土地,亟需建立长期生活保障机制。工作专班随即联系市级相关部门,为政策支持开辟“绿色通道”。为加快纠纷化解,镇人大组织调解专班每周三定点对接康华医院。当医院提出的每位患者每月50元补贴方案因政策限制陷入僵局时,镇人大组织调解员逐户倾听48位患者对生计保障的担忧,收集村民代表对资金筹集的疑虑,为调解专班的每一次“会诊”积累详实素材。

镇人大组织调解专班召开12次矛盾纠纷剖析会,针对患者“怕断粮”、村民“怕落空”的心理症结,4次牵头组织面对面答疑,仅用3天完成林地四至勘界。经3轮修改完善,调解方案最终敲定:争取市社保等部门政策补助28.8万元用于保障康华医院患者生活,466亩林地归还辉塘仔村使用。凭借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的热忱与诚意,双方心结终被解开。今年3月19日,康华医院患者与村民代表签署调解协议,这场持续67年的土地争议迎来握手言和的结局。5月15日,镇人大与市综治中心就资金筹集、生活保障、土地移交等细节召开落实会,通过“一对一解答”消除群众后顾之忧。

这场由雷州市委统筹定调、镇人大协调、多部门协同攻坚的“群众诉求化解硬仗”,不仅啃下了上世纪50年代遗留的土地纠纷“硬骨头”,更探索出“党委领导、人大统筹、部门联动、基层主责、代表参与”的社会矛盾化解新范式,为新时代人大接待群众、化解矛盾、推进基层治理提供了生动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