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史海>

《人大“问水”》采写记

作者:苏黎明 编辑:林娜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9

2003年2月,我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日报社调入防城港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至2023年10月,满头银发的我满60岁退休,算起来,我在人大工作了20年又8个月。

在风雨兼程的20多年里,我主要从事人大宣传工作。在这份苦乐参半的工作中,令我最难忘的是《人大“问水”》这篇新闻稿件的采写过程。

这篇被《人民日报》评为2006年全国地方人大十大新闻的通讯稿件,先后获得自治区第十四届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一等奖和第十七届全国人大新闻奖三等奖。

新闻缘由

时间回到2006年9月30日上午,那一年“十一”国庆长假的前一天。正当人们计划着怎么把眼下这个黄金周过得更有滋味时,防城港市市区居民突然发现,自家的水龙头里没水了。这一停水事件,持续了两天时间。

由于事前自来水公司没有发出停水公告,许多市民没能提前储水,导致很多家庭面临无水洗漱、无水洗菜做饭的困境。当时正值旅游黄金周,停水还影响了宾馆、饭店的正常运营。

接到群众的反映,时任防城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军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汤植城等领导反应迅速,要求对非正常停水事件进行调查和跟踪监督。防城港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国庆节后召开的会议上启动询问程序,专题听取市政府关于黄金周停水事件的报告。

采写过程

当时我任防城港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综合科科长,负责全市人大的宣传工作。当听到市人大常委会为停水事件启动询问政府部门的消息,凭着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职业敏感,我立刻判断出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新闻价值的人大新闻事件。一是,彼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通过并公布。监督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议案和有关报告时,本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派有关负责人员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二是,非正常停水并非防城港一个城市发生的现象,随着城市扩张,区内外各市可能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三是,停水事件涉及千家万户,是群众关心和迫切期待解决的热点焦点问题。

2006年10月17日上午,防城港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如期召开,我早早地拿着相机和笔记本来到会场。

“请问,这次非正常停水的原因是什么?”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依照会议程序,正式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展开询问。

“这次非正常停水的原因,主要是供水主管道基础下沉爆管以及备用管道因道路施工单位施工损坏造成的,事故的形成,有供水管道工程设计建设上的问题,也有人为破坏的因素。”旁听席上的市建设局局长如是回复。

“那么,通过这次非正常停水,政府职能部门该吸取什么教训?准备健全哪些制度?”常委会委员继续问。

“应该承认,我们主管部门和供水企业对供水安全抱有侥幸心理,这次事故暴露了我们在认识上和管理上的不到位,应急预案措施不够完善,我们一定会吸取教训。我和亿港自来水公司总经理今天在这里郑重地向市人大常委会各位组成人员保证,并通过你们转告全体市民:决不让非正常停水的事故再次发生!”市建设局局长诚恳作答。

市人大常委会其他组成人员还就水价、供水企业经营状况、供水管道线路的合理性等问题提出询问,市建设局、规划局及供水企业相关负责人一一作答,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下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

我在会议现场,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参会人员发言的每一句话。不知不觉间,额头和手心浸满了汗珠。

为了让报道更有深度,会后我全程跟随市人大城建环保委督办组人员深入市建设局、规划局、物价局进行的跟踪督办工作,全面了解相关部门对改水行动落实的进展情况。

掌握相关的新闻素材后,按照新闻事件发展脉络顺序,我先后以“停水”“问水”“改水”的顺序作为内容框架,开始进行新闻通讯的写作。随后,我接着又在细节等方面进行了三次修改后定稿,稿件送审顺利通过。

宣传效果

《人大“问水”》稿件投出后,很快在《人民日报》《中国人大》《广西日报》《广西人大》等全国及区内重点报刊相继刊登。《人民日报》在2006年11月22日第十四版头条位置图文并茂刊发了这篇通讯。

《人大“问水”》通讯见报后,区内外不少地市人大纷纷派人前来防城港市取经。市三届、四届人大常委会及时总结经验,先后对全市一些重点工程项目进展不顺利的工作进行了询问。通过人大询问,大大提高了监督工作的效果,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一些难点焦点问题的解决,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回首往昔,我庆幸有机会到人大工作,也庆幸自己在人大宣传工作中不辱使命,认真写好了身边的人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