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人大:议事代表搭桥梁 基层民主续新篇
作者:李丽娟 熊婷婷 编辑:赵佳敏 来源:江西人大 发布时间:2025-08-05
“多亏代表们提建议,坑洼的道路填平了,再也不用担心雨天出行不安全,方便了我们这些经常接送孩子上下课的家长。”说起街道议事代表会制度,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沙井街道世茂天城小区的万女士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街道议事代表会制度,是南昌市人大在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道路上的创新之举,为百姓与基层政府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桥梁。议事代表们走街串巷,倾听居民心声,收集大家智慧,将群众的急难愁盼一件件落实解决,畅通了民意表达、民主决策渠道。
目前,南昌市已有31个街道正在实行这一制度,街道民生实事项目也实现了由议事代表票选决定,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创新服务
温暖民心“最后一公里”
走进沙井街道红谷世纪花园社区的“幸福食堂”,饭香扑鼻,欢声笑语不断。“食堂就在家门口,一日三餐下楼就能吃,干净卫生还实惠,真是太方便啦!”正在用餐的居民们赞不绝口。
谁能想到,这个备受欢迎的食堂背后,也有着议事代表们的功劳呢?作为街道议事代表,红谷世纪花园社区党委书记程艳萍全程参与了社区“幸福食堂”的筹建,了解到大家普遍关注“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后,迅速反馈至沙井街道人大工委。
随后,街道召集议事代表、食堂负责人和群众代表,就这一问题进行公开讨论。最终决定食堂采取“明厨亮灶”,让加工过程更透明,群众更放心。
一张桌子、几把椅子,议事代表、群众代表和相关部门代表等围坐一圈,大家畅所欲言,摆事实、讲道理、解矛盾,一场“头脑风暴”下来,问题的解决思路也逐渐清晰……
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前沿阵地,2024年5月以来,沙井街道人大工委按照“八个一”举措,全面推行议事代表会议制度,选举、推荐出议事代表40名,这些代表在反映群众呼声、实行民主监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保障群众对基层政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创新机制
让建议从“纸上”落到“实处”
“推行党政领导领办督办制度,把议事代表建议变成回应群众关切、改进工作质量的有力举措。”沙井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杨俊雄介绍,街道党工委将代表建议督办与全街中心工作相结合,专门出台了《沙井街道议事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规范从收集民意到督办落实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建议不“落空”。
办理过程中,街道人大工委及议事代表们也没闲着,他们全程跟进督办,推动建议从“纸上”落到“实地”。目前,收集到的16条代表建议均已办结。
选好代表是做好议事代表会工作的关键。西湖区人大制定了“五好标准”,议事代表人选必须“政治素质好、履职能力好、表率作用好、群众基础好、法纪意识好”,确保更具先进性、广泛性和代表性。
为不断提升议事代表履职能力,西湖区在绳金塔街道打造“学+研”培训基地,围绕西湖区红色、古色、绿色、潮色、特色五色文化和人大工作新面貌,分3批6期对340余名议事代表开展了培训,提高议事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
拓宽渠道
构建基层民主新格局
井冈山1109号,这个老旧小区内原本有一栋闲置的公共用房,西湖区南站街道计划将其改造成“助餐+养老”服务点,引发了居民们的热烈讨论。为避免“政府好心办事,百姓却不买账”的尴尬局面,南站街道人大工委迅速组织议事代表商议此事。
“打造助餐点后,外来人员增多,安全怎么保障?”“油烟和噪声问题怎么解决?”议事代表们挨家挨户走访,将居民的担忧一一记录下来,随后又将意见反馈给街道,最终拟定四个方案召开听证会,并在议事代表的监督下投票表决,确定了社区功能室加文体活动中心的改造方案。
街道议事代表会制度,拓宽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渠道,在西湖区南浦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已构建起“一站多点”工作格局,形成了1个人大代表联络站、18个代表联络室、3个议事代表联系点的“1183”线下履职阵地架构。同时,依托网上联络站,拓宽意见、建议征集渠道,推广“民情民意二维码”,形成“有事找代表”的良好氛围。
“一件件民生建议,不仅激励着代表们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也为街道职能部门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青云谱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副主任方丹说。今年以来,青云谱区各街道第一届议事代表已走访接待群众526人次,收集意见建议96条,成功推动14项街道层级民生实事项目落地实施。
“以街道议事代表会制度的实施深化为重要切入点,把那些在实践中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进行规范化、制度化,转化为一系列贴近群众的民主协商工作品牌,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提升。”南昌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负责人说。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状况,逐步推广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全力构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让街道议事代表会议成为发挥人大制度优势、推进基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