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坚持“五治”融通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作者: 编辑:林娜 来源: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8-05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以政治、自治、德治、法治和智治为抓手,坚持党的领导、以民为本、创新驱动,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全力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样板”,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坚持政治,提升党的覆盖层面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富拉尔基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由区委书记担任总召集人,对51项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推进效果显著。全力推行“社会治理提升年”行动,协调区委组织部等30余家职能单位落实工作,奋力打造“品质富区”治理新篇章。组建社区“大党委”,建立以社区党委为核心,辖区企业、共建单位、物业公司、“三新”组织、志愿团队为成员的“一核五联”联席会议制度,全区30个社区吸纳400余个团体组织工作人员作为兼职委员,实现组织联建、资源联用、治理联抓、服务联通。
建强党组织领头雁。选优配强村(居)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推动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把党组织推荐的优秀人选通过一定程序明确为各类组织负责人,实现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实施“头雁带雏鹰”行动,形成社会工作部包联指导街道、街道包联指导社区层层递进的结对指导模式,全年共举办社区工作者培训4次,实现社区工作者全覆盖。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职业资格考试,举办社区工作者职业能力大赛,通过笔试、情景模拟、实际操作,以比代训,有效提高社区工作者工作能力。
深化“两新”党建工作。组织召开全区“两企三新”党的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全面核实梳理非公企业、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基础台账,明晰党组织隶属关系。“两企三新”领域共建立党组织59家,独立党支部14个,联合党支部34个,按属地选派指导员88人,“两个覆盖”和党员管理形成常态化。以“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基本思路,聚合春阳街30家商户,成立春阳街商圈联盟,通过商圈联盟作用,实现商圈内部群体发展力量聚合。
坚持自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完善基层网格体系。深耕网格服务工作,推行“1456”网格工作法,整合辖区资源打造“三员一体”的专职、兼职、专业网格员队伍,构建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协同”巡访体系,今年共走访群众近10万人次,巡查重点场所4188处,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527条,解决问题1920件,实现“小事不出格、服务零距离”常态化。推行“1+2+3N”议事协商工作法,社区创建“月月谈”“民呼我应”等品牌,实现“一社一品”全覆盖,形成“大事集体议、小事现场议、急事随时议”的常态化协商机制,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512件,其中繁胜社区通过议事协商设置30个停车位,有效破解了居民多年的停车难题。杜尔门沁村被列为国家级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村。组建安全巡查、社会服务等6个专委会,累计开展文艺汇演、健康义诊等服务2000余场次。健全完善居民公约。推动公约由“大而少”式展示向“小而多”式展示转变。北玻社区“九九九”居民公约入选全省优秀公约汇编。
完善志愿服务队伍。加强基层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以“两乡八街”为主体,形成14支基层志愿服务队伍,总人数共计746人,延续“8+N”志愿服务体系,年初至今开展理论政策宣传、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弱帮困等活动284次,切实将志愿服务落实到基层治理全过程。鼓励基层志愿服务队伍孵化志愿服务品牌,长青乡永前村煦辰志愿服务队获黑龙江省优秀志愿团队称号。
完善基层减负机制。印发《富拉尔基区乡镇(街道)权责清单指导目录》《富拉尔基区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指导目录》,累计调整清单责任主体、配合实施、承办部门56项,调整区级部门具体工作任务8项,完善乡镇(街道)权责清单86项。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原则,将7家区直单位共44项行政处罚事项下放至乡镇(街道),促使管理权限与基层发展需要相匹配,推动乡镇(街道)行政处罚权赋权事项落地见效。全区积极探索实践“全科社工+全能服务”模式,多维度推动社区工作者由专人专岗向全科全能转变,同步推动基层治理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网格“多格合一”,实现“减负”不“减速”。
坚持法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织密法治服务网络。构建“三官三员一律”进网格机制,实现专业力量下沉网格。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体系,打造资源优化整合、信息互联互通、矛盾多元化解、法治靠前保障的一体化“平安网格”。建成法官、检察官工作站各40个,形成覆盖全域的法治服务网络,累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普法宣传等服务超500次,基层治理法治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提升矛盾化解质效。形成“四所一庭一中心”基层法治新模式,推广联调联动工作机制,构建完善乡(街)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充分发挥乡街人民调解机制作用,完善信访事项联络制度,坚持源头预防、精准施策,对矛盾纠纷开展全方位排查、精细化处置。
构建多元调解格局。构建以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为骨干、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为补充的三级调解网络,推动人民调解由“单打独斗”向“高效协同”转变。推动人民调解向婚姻家庭、物业管理、生态环境等传统领域和网络购物、快递物流等新业态领域延伸。大力发展专业性调解机构,建立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30个,调解类社会组织87个。
坚持德治,提升基层治理内涵
厚植红色基因强根基。充分发挥红色资源教育作用,依托中国一重展览馆、建龙北满特钢展览馆、海满抗战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学习教育,累计200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以文化浸润凝聚民心,开展“道德讲堂”“邻里节”“百姓舞台”等600余场特色文化活动,形成党群同心、共建共治的生动局面。
规范居民行为促善治。制定“一则三榜”(即小区文明守则、道德评议“红黑榜”、诚信经营商业榜、为民服务奉献榜),展示参与基层治理默默奉献付出的动人事迹,进一步激发居民自治活力。
弘扬榜样力量树新风。营造“学有榜样、行有方向”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在“富区社会工作”微信公众号开设“模范力量”专栏,大力宣传30余位优秀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的先进事迹,为基层队伍树立成长标杆。打造社区“文化长廊”,图文并茂宣传社区居民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感人事迹,凝聚基层治理强大精神合力。
坚持智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治理平台实现 “多网合一”。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健全完善市域协同治理民生服务平台,统一整合12345便民服务热线、“大美红岸”、“吹哨报到”、“码上办、马上办”等平台资源,完善“大美红岸”小程序功能,开通“居民上报”“智能客服”“书记信箱”等模块,分别受理群众日常反馈问题和工作巡查发现问题,实行平台统一管理、上下信息贯通。
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组织辖区内各乡镇、街道在事项管理平台开展事项认领和维护工作,各乡镇累计认领政务服务事项137项,各街道认领事项510项。为确保事项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严格遵循“五级六十同”原则,对政务事项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完善。目前富拉尔基区乡街级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已达到98.4%,零跑动事项占比提升至92.4%,极大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