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机制 推动代表建议落地见效
作者:冯定成 张春友 雷子豪 编辑:白丹 来源:人民代表报 发布时间:2025-08-06
湖北省武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贯彻落实到代表建议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建立四项工作机制,推进建议办理质效不断提升,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
建立双重联审机制
牢牢抓住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推进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两项核心关键,实行乡镇(街道)代表团、大会议案组两级议案建议双重联审机制。强化源头引导,定期就建议撰写格式、内容、要求等组织代表进行培训。在人代会召开前,引导代表通过进“站”入“家”接待群众、专题调研、集中视察等,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精心打磨、反复论证,将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提炼成一件件沉甸甸的建议。各乡镇(街道)代表团组织专班进行校核,做好建议预提交工作。大会期间,将“关于代表提交议案与建议、批评和意见须知”列入会议指南,大会议案建议组及时做好收集、整理和分类工作。在收集、整理、分类过程中,围绕代表所提建议理由是否明确清楚、依据是否充分合理、方案是否具体可行等,加强与代表的沟通交流,按照建议提报及文本格式书写相关要求,指导帮助代表提出格式规范、内容详实、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的代表建议,增强代表建议的精准度,把好提交关。
建立“三考”办理机制
建立“三考”代表建议办理机制,同时要求承办单位加强与提建议的代表的联系,做到“办前沟通”了解诉求、明确重点,“办中沟通”理清思路、找准方向,“办后沟通”说明办理情况、回馈反馈意见,打造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武穴品牌。“一考”方案。建议交办后,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办事机构根据建议办理的时间节点要求跟踪督办,推动承办单位建立健全分级负责、台账管理、跟踪督办、一一回复等制度。各承办单位把办理建议融入日常工作,力求办理一件建议,攻克一个难点,解决一类问题。“二考”进度。每年年中,常委会组织视察组,对建议办理情况采取“普遍听、重点看、当面问、集中评”的方式进行视察,了解办理进展情况。采取常委会组成人员跟踪督办、承办单位向常委会专题报告、提建议的代表与办理单位面对面点评和背靠背测评等形式抓实督办,构建代表履职工作闭环。落实闭会期间代表建议的办理、反馈、评价机制,推动建议办理工作全面提质增效,把代表建议的办理转化为市域治理的效能。“三考”结果。年末,按照人大常委会主任分工和分片联系的制度,对对口联系的部门承办代表建议情况结总账,考核结果纳入单位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武穴市委决定,凡是对代表建议办理结果有不满意票的,其办理部门当年综合目标考核不能被评为先进单位。近年来,代表建议答复率、满意率100%,办结率都在85%以上,有力推动了代表建议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
建立反复提办机制
针对“年年办又年年提”却始终得不到解决的代表建议,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专项办理分析会议,研究提出系统性解决办法,集中优势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建议办理全周期全过程沟通交流。对应该解决,但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难以解决的,做好耐心沟通工作,争取得到代表的理解。在回执当中明确写上承诺的事项是哪几条、是什么,兑现完成的时限是多久,由代表进行确认。让代表明确政府承诺的事项、完成的时限,尽可能创造条件将每一件建议落到实处。例如,代表连续多年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承办单位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取国债资金12.26亿元,武穴北灌区项目2024年正式开工建设,全市“东西相连、南北互济”的水网格局即将形成。
建立滚动连办机制
创新推行代表建议跨年度滚动连办机制,坚持建议不办结不放过,问题不落实不放松。对本年度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开展“回头看”,对承办部门列入计划逐年解决的建议认真梳理,在下年度再次进行交办,并对所有跨年度办理的代表建议建立台账,实行“建账销号”制度,持续跟踪督办,督查结果向全社会公开,对办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中作出回应,确保代表建议不因年度变更、承办人更换而“不了了之”。刊江大道提档升级、武穴大道货车安全整治、公共充电桩建设等一批建议得到有效落实,确保群众说了不白说、代表提了不白提,代表更有归属感、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