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主任笔谈>

以学习实践活动引领人大代表高质量履职

作者: 编辑:白丹 来源:人民代表报 发布时间:2025-08-06

张亚曦

江苏省海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自江苏省各级人大代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海安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学、思、践、行”四个关键环节,科学谋划、系统推进“八项行动”(铸魂赋能、调研献策、护航发展、服务惠民、监督提效、载体提质、助力治理、志愿奉献),以多样化活动引领履职实践,以高质量履职拓展活动成效,创新机制、优化举措,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着力以高质量的人大工作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完善制度机制为依托

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再深化”

“双联”制度更加深化。健全吸纳民意、汇聚民智工作机制,实现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工作新提升。建立人大常委会负责人接待人大代表制度,每季度开展一次大走访活动,进一步密切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健全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及活动工作制度,扩大基层代表的参与度。常态化开展“代表接待选民日”“统一接待选民月”等活动,市四套班子负责人以身作则,带头“进家驻点”接待选民,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推动处理建议483条。

议案建议办理更加高效。印发《关于高质量推进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议案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建立议案建议办理清单,推动各项举措落地落实、销号办理。完善“政府负责人领办、常委会负责人领督、政府部门承办、机关委室跟督、代表参督”的多层次督办机制,以点带面推动代表建议转化为促发展、惠民生的实际举措。

闭环监督更加有力。持续完善“小切口介入、多层面调研、全过程监督”的闭环监督工作机制。组织人大代表多形式调研重点专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培育、助企纾困服务等重点工作。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票决、督办、测评”,对2021年以来的部分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质效进行“回头看”,推动“明厨亮灶”“老年人健康有约服务”等项目再拓展、再提升。年底组织对相关监督事项以及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将结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办理情况向社会公布,实现监督工作全链条、全闭环。

以丰富平台载体为抓手

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出实招”

“八项行动”赋能聚力。以“八项行动”为抓手,推动人大代表立足本职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先后组织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参与建议征集座谈会等156人次,深入一线走访调研210次,助力发展、服务民生、参与基层治理1530次,向省、市人大常委会报送立法意见建议40余条,宣传展示代表履职风采116人次,持续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家站点”建设赋能添力。新建市级代表履职服务中心和开发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探索在产业链、非公企业新建“代表微家”“法治庭院”等履职平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全市共建有代表之家42个,代表工作站216个,代表联系点(代表微家)11个,代表履职基地19个。设立16家经济运行观察点、29家社会事业发展观察点,新增省、市基层立法联系点各1个,围绕市委中心大局、上级人大立法,开展视察调研,为高质量发展、民主法治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意见建议。

“数字人大”赋能助力。坚持“数字人大”建、管、用一体化,打造会议阅文、建议办理、法律法规实施等特色模块。构建“1+10+N”“网上+掌上”平台,推进“民情直通车”建设,在“家站”履职平台设置代表二维码,建立“群众码上提、代表码上交、部门码上办”的意见建议办理机制,打造线上线下联系选民群众、督办代表建议的全新履职模式。推广线上代表积分管理办法,采用“集体录入+个人上传”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将代表参与履职活动的情况在“数字人大”上呈现并赋分,定期开展代表“晒积分”活动,充分调动各级人大代表主动履职、深度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以优化服务保障为支撑

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提质效”

配强队伍夯实根基。针对镇(街)人大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主动汇报争取,积极沟通衔接,通过镇(街)党(工)委推荐、市委常委会研究,全面完成乡镇人大副主席、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的配备工作,实现镇(街)人大副职配备全覆盖,为基层人大注入新活力。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全市人大系统持续开展“三讲三比”实践活动,通过“讲政治、强党性、比修养,讲纪律、重品行、比形象,讲能力、提作风、比贡献”,焕发实干为先、创新争优的精神风貌。

抓实培训提升能力。围绕“五知四会三有”目标(知思想理论、知性质地位、知法律政策、知权利义务、知社情民意,会联系选民、会真代善表、会有效监督、会依法行权,有好形象、有好建议、有好成果),用好“学、赛、干、评、树”五字工作法,持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连续六年每年更新扩充人大代表“五知四会三有”履职知识题库,组织开展学习竞赛,促进代表自主加强学习。创设“代表大讲堂”“宣讲微课堂”等学习平台,全市举办“专题大讲堂”120余场次,300余名人大代表走上“宣讲微课堂”,把党的政策送到群众身边。通过与党校联合赴外培训、市镇联动集中轮训等方式,进一步帮助代表强化理论武装,更新知识结构,实现学习培训全覆盖。

强化指导促进规范。以“六个一”(建立一个挂钩联系专班、制定一份人大工作指导意见、召开一次年度工作会议、举办一组培训、组织一次观摩交流、开展一次工作考评)为抓手,全方位、全过程指导区、镇(街)务实开展工作。推行“常委会负责人+机关委室”挂钩联系区、镇(街)制度,常委会负责人带队定期深入开发园区和镇(街)人大,听计划、抓推进、解难题,跟进督促镇(街)人大做好“两个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的整改工作,动态指导区、镇(街)人大工作向优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