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主任笔谈>

以严明纪律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 编辑:白丹 来源:人民代表报 发布时间:2025-08-06

张立功

山西省永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如同一座精神灯塔,照亮了作风建设的道路,为全党树立了严格的标杆,引领党风政风持续向好。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身处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第一线,我们的纪律是否严明、作风是否扎实、距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有多远,直接关系到人大制度的权威、国家权力机关的形象以及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笔者通过深入学习与实践,深刻体会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保障人大工作行稳致远的“护身符”与激发履职动能的“动力源”。其核心要义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人大工作的血脉。

深刻领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人大工作的“生命线”与“稳定器”

守护“人民信任”的生命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若纪律松弛、作风漂浮,人民赋予的权力就会蒙尘,公信力就会流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所倡导的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厉行勤俭节约,正是捍卫人大制度公信力、筑牢人民信任根基的“生命线”。它要求我们时刻牢记权力来源,以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作风回应人民期待。

保障“正确履职”的稳定器。面对复杂严峻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人大工作政治性、法律性极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我们在大风大浪中保持战略定力、确保立法、监督、决定等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的“稳定器”。偏离了纪律的轨道,履职就会“跑偏”。

提升“工作效能”的助推器。将搞形式、搞文牍的时间精力节省下来,深入基层调研,推动工作落实,其效能倍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所要求的精简高效、求真务实,就是将宝贵资源精准投放到提高立法质量、增强监督刚性、发挥代表作用、服务人民群众等核心任务上的“助推器”,这是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硬道理。

躬身实践: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细化为人大工作的“行动标尺”

调查研究要力戒“盆景”,务求“全景”。“深”字为本: 坚决破除“被安排”,大力推行“四不两直”、随机走访、蹲点调研。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深入困难多、意见大、矛盾集中的地方,倾听人大代表、选民、基层干部的真话实情。例如,在乡村振兴调研中,突破预设路线,发现深层次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政府有效改进,彰显了“穿透式”调研的硬核作风。“实”字为要:轻车简从,简化陪同。调研报告要突出问题导向,有深度分析、有精准建议、有转化价值,坚决杜绝“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的浮夸风。

会议活动要向“文山会海”亮剑,为实干赋能。“精”字为先:坚持“非必要不开会、可合并必合并、能线上不线下”。严控会议规模、时长、经费。人大常委会会议、主任会会议、专委会会议等核心会议,务必议题聚焦、准备充分、议深议透。“效”字为果:发言直奔主题,言简意赅。文件简报务必短、实、新,狠刹“长空假”之风。将人大代表和干部从“会海”中解放出来,把精力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和为民服务中去。

联系群众让人大工作的“根”深扎大地。“真”情为桥:健全落实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建好用好代表联络站(点)。人大干部要主动服务代表履职,更要以代表为纽带,深入体察民情、广泛汇聚民意、充分汲取民智。这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在人大最直接的体现。“实”效为证:对代表议案建议、群众信访诉求,必须认真研究、及时办理、真诚反馈,力戒推诿扯皮。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人大“真办事”“能成事”。例如,将代表联络站升级打造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线上线下结合,常态化运行,代表定期进站听民意,推动解决“停车难”“环境脏乱差”等民生“关键小事”,生动诠释了“密切联系群众”的真谛,展现了人大制度的旺盛生命力。

挺纪在前:锻造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人大铁军

铸牢“压舱石”。政治坚定,绝对忠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是最高的政治纪律和规矩。在立法、监督、决定等各项工作中,自觉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特别是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

站稳“出发点”。人民至上,初心如磐。时刻铭记权力来自人民。立法为民、监督为民、服务为民,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根本标尺。坚决破除“机关病”,常思“假如我是群众,假如我是代表”。人大最大的官僚主义,就是脱离代表、脱离群众。

传承“传家宝”。求真务实,担当作为。人大工作重法律、重程序,更重“实”效。调研要“沉到底”、审议要“点准穴”、监督要“钉钉子”、落实要“见真章”。坚决反对形式主义、表面文章。汇报工作实事求是,反映问题原汁原味。

系紧“安全带”。清正廉洁,永葆本色。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尤其严守廉洁纪律。人大干部必须心存敬畏——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人民。净化“三圈”,算清“五笔账”(政治、经济、名誉、家庭、自由)。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日常行为的“戒尺”,融入血脉,化为自觉。

夯实“基本功”。尊崇法治,依法履职。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调研、监督、决定等一切工作,必须严格在法定权限和程序轨道上运行。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厉行法治”,在人大工作中体现得最直接、最充分。人大工作者的优良作风,就是依法、严谨、规范。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将纪律的“螺丝”越拧越紧,将作风的“名片”越擦越亮,锻造一支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新时代人大工作铁军。以过硬的纪律作风和卓越的工作实绩,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永济实践”新篇章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