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大代表罗玄: 用“潮汐摊位”铺开民生幸福卷
作者:刘建峰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07
“城市管理既要规范有序,也得给老百姓留出‘烟火气’的空间,设立便民‘潮汐摊位’就是个好办法。”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大代表罗玄望着街头有序经营的摊位,想到居民们买到新鲜蔬果时的笑脸,心中满是欣慰。他用一份建议帮助破解了城市管理的难题,让流动摊贩的生计与市民的便利在规范中实现双赢。
随着城市发展提速,西峰区面临着一道治理考题:流动摊贩为市民生活带来便利,却也有占道经营的行为,影响市容秩序。严格管控虽能维护环境,但可能让小商贩失去生计。每到早晚交通高峰期,学校周边和菜市场附近总会出现摊贩与执法人员“打游击”的场景,既影响交通通行,也让双方倍感疲惫。罗玄敏锐地察觉到,这些街头巷尾的经营需求与管理矛盾,正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突破口。
在找准方向后罗玄开始深入走访调研,他的足迹遍布城区的交通干道、居民小区和农贸市场。他一边与菜农、小吃摊主促膝长谈,记录下他们对经营场地的建设需求和对规范管理的意见,一边走进社区倾听居民心声,不少老人反映“楼下买菜方便,但占道堵路太闹心”,上班族则希望“下班能顺手买份新鲜食材”。同时,他还多次与城管执法人员交流,详细了解日常管理中的难点与痛点。在掌握第一手材料后,罗玄在西峰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设立便民“潮汐摊位”的建议》,建议通过划定专门区域、明确经营规范,让流动摊贩有处可去、有章可循,既满足市民生活生产需求,又能规范市容秩序,为经济发展注入小微活力。
收到建议后,西峰区城管局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年度重点民生办理事项,并协助人大代表开展实地调研,对城区30余条街道开展拉网式实地勘察,重点标记人流量大、居民需求集中且不影响核心交通的区域。为确保方案科学可行,调研组还邀请部分摊贩代表、社区居民等相关人员召开3场座谈会,针对摊位数量、经营时段、准入标准等细节逐条讨论,最终确定“疏堵结合”的治理思路:在不影响交通、不占用盲道、不堵塞消防通道的前提下,为流动摊贩开辟经营空间,同时通过明确经营时间、经营类别等要求,确保秩序井然。
思路确定后,区城管局立即推进便民疏导点的建设工作。为了 让措施更贴合实际,工作人员逐街走访摸清居民需求与摊贩分布,详细记录下各路段的人流高峰时段、居民偏好的商品类型,将收集到的意见整理成清单用于点位规划;同时对摊位大小、卫生设施配置等进行标准化指导,确保每个疏导点都按标准设置公示牌,明确经营时间(上午6:00至9:00、下午18:00至22:00)和经营类别,比如早市以生鲜蔬果为主,夜市则侧重特色小吃。截至目前,西峰区已先后开辟6处临时便民夜市、19处常态化便民疏导点,今年又新增5处应季瓜果销售点,覆盖城区主要居民集中区,让不同时段、不同类型的经营需求和生活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如今,西峰区的“潮汐摊位”已成为街头风景线,清晨的早市摆满带着露水的新鲜蔬菜,傍晚的夜市飘着美食香气,还能看到孩子们拉着家长的手在摊位旁挑选小玩具,这一安排既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实惠,也让商贩们有了稳定收入,曾经的管理难题变成了民生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