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露水和泥土味的履职笔记 ——记山东省、潍坊市两级人大代表张树芝
作者:杨勇 杜金迪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07
也许在很多人眼中,人大代表工作和环卫工作都太过辛苦,但在张树芝看来,任何工作都一样,无所谓累与不累,因为每个人都肩负着一份责任——要做,就认真做;要干,就干到最好。她就是山东省、潍坊市人大代表,寿光环卫集团有限公司南区清运副主任张树芝。
张树芝每天早上6点上班,下午6点下班,但因工作性质特殊,张树芝总会有意将上班时间提前,将下班时间延后,有时要工作12个小时,行驶100公里。“垃圾清运,中转站日常运转管理,门头、蔬菜点卫生管理……一天一天,工作相似但每个环节都不能省。”多年的环卫工作让张树芝的工作作风充满了踏实与坚韧,她一直很忙,但总能在被人忽略的细微处让人感受到暖意,这一点也为她的履职提供了便利。从事环卫工作25年,她一直坚守在一线,用扫帚和脚步丈量着城市的洁净,也丈量着与群众的距离。
“脚下的路扫得干净,心里的‘账’才记得清楚。”张树芝常说。作为一名“老环卫工”,她的足迹遍布城区的大街小巷,也因此比谁都清楚市民对城市环境的期待。
当选省、市人大代表后,扫帚与代表证成了她形影不离的“两样宝”:每天巡查时,她会和晨练的老人聊聊天,问问公园的长椅够不够用,和接送孩子的家长唠唠学校周边的交通是否顺畅。这些带着露水和烟火气的“发现”,都被她认真记在随身的笔记本上,变成了一份份沉甸甸的建议。
作为省人大代表,她积极参加调研活动,努力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务实管用的议案建议。在参加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时,她发现部分基层水利设施管理力量较为薄弱,于是她又先后三次深入村庄和社区详细了解情况,在山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大支持县级现代水网建设的建议》,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有力推动了全省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针对高铁沿线环境清理问题,她积极统筹协调,补足人员、机械短板,科学安排分段管理、分区作业,保障了高铁安全运行。
一次张树芝在巡查老城区小巷时,发现好几户居民正围着堵塞的下水道发愁。“夏天一到,污水漫出来又臭又脏,老人小孩路过太危险。”居民的抱怨让她上了心。接下来的一周,她特意绕路走访了十几个老旧小区,发现管网老化、排水不畅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调研结束后,她连夜整理材料,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建议》,详细列出了问题小区、改造难点和改造思路。这份带着“泥土味”的建议很快得到重视,相关部门专门制定了改造计划,一年时间,多个老旧小区得到改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居民们拉着她的手连连道谢:“张代表,你真是把我们的烦心事放在心上了!”
除了关注民生“小事”,她也不忘从行业视角发声。作为环卫系统的一员,她深知一线工人的辛苦:冬天寒风刺骨,手上的冻疮好了又犯;夏天烈日炎炎,衣服湿了又干。她多次在代表活动中呼吁提高环卫工人待遇、完善劳动保障,建议为一线工人配备更实用的防护装备和休息站点。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主动作为,目前潍坊市共有各类环卫驿站(休息点)830处,为环卫工人提供了饮水休息的地方。“我们扫干净了城市,张代表‘扫’清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同事们这样评价她。
从街头巷尾的“城市美容师”到为民发声的人大代表,张树芝始终没离开过脚下的土地。她说:“我埋头扫地,是为了让城市更干净;我抬头履职,是为了让日子更舒心。只要群众需要,这两样活儿,我会一直干下去。”如今,她的笔记本换了一本又一本,上面的字迹依旧工整,那些带着温度的建议,正像她扫过的街道一样,一点点改变着城市的模样,温暖着千家万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