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边山”的人大担当护航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建设
作者:张一震 栾清晰 编辑:赵佳敏 来源:防城港人大 发布时间:2025-08-08
潮涌北部湾,千帆竞发时。
防城港市正以昂扬之姿、奋进之态,全力以赴加快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的建设步伐。
在这片热土上,广西防城港市人大常委会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局,以“四个强化”为支点,推动制度机制创新,为全市改革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和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
强化政治引领
把牢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
常委会党组把“第一议题”制度作为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淬炼的重要抓手,分层推进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机关干部的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人大工作一切重大事项,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
一张清晰的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清单,覆盖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核心领域,确保人大工作始终与市委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无论是实施招商引资突破年、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和促进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2+1”工程,还是深入开展招大引强突破年、重大项目突破年和改革攻坚突破年“三个突破年”行动,常委会始终紧扣中心大局,主动担当作为,转化为立法、监督、代表工作清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和有力支撑。
“城在海中、海在城中、人在景中”的防城港新貌(资料图)
强化靶向立法
以港城良法书写治理新篇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常委会以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为笔,在边疆治理画卷上挥毫泼墨。
聚焦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建设的痛点堵点,立法利剑精准出鞘,13部地方性法规中,6部开创广西设区的市相关领域立法先河。《防城港市海岸带保护条例》筑起生态屏障,《防城港市优化营商环境规定》释放市场活力……每一部法规都镌刻着鲜明的“防城港印记”。
立法大门向人民敞开。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立法联动、公众参与立法、立法听证、基层立法联系点等8项制度,织密民意网络。2024年以来,开门征集立法意见5次,收集232条、采纳64条。开创性地联合市政协设立“地方立法协商工作室”,科学民主立法之路更加坚实,推动了地方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小切口”立法解决民生大问题。2025年5月施行的《防城港市养犬管理规定》直击养犬登记、行为规范、外出管理等群众关切,条文精简却精准规范。“遛狗牵绳、清理粪便写入法规,我们的呼声得到了采纳!”社区居民由衷点赞。
强化闭环监督
“组合拳”打出发展实效
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常委会打出监督“组合拳”,助力全市生产总值增速2023、2024年连续领跑全区,2025年一季度增长7.3%,位居全区第二,“新春第一会”目标均超预期。
财经工作关乎国计民生。出台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抓住经济发展“关键链”、预决算监督“延伸链”、国有资产监督“扩展链”,形成“三链监督工作法”,实现财经监督内容全覆盖与重点靶向相统一。在广西设区的市首创人大代表经济运行观察点,常态化纳谏问策,助力财经监督提质增效。
联动监督释放“倍增效应”。“立法+执法检查+专项报告”“执法检查+媒体监督+普法宣传”等模式,让监督立体化。在制定《防城港市优化营商环境规定》时,同步开展国务院、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联动审议法院营商环境司法保障报告,实现立法和监督同频共振,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2024年第四季度营商环境满意度提升幅度排全区第一,连续两年获评苏商投资中国行招商引资首选合作城市。
监督闭环强化实效。修订常委会议事规则,构建“审议意见+重点问题清单”交办、“文对文+面对面”督办机制,开展审议意见办理满意度测评并报告市委,形成“监督—落实—再监督—再落实”链条,确保监督工作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有效提升监督工作实效性。
强化代表履职
“海边山”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活力之源。常委会搭建代表履职平台,让代表在服务大局中勇担当、展风采。
“海边山”特色人大代表联络站成亮丽风景。防城港经开区、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助力重大项目破浪前行,东兴楠木山村、防城里火通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推动兴边富民,上思县在妙镇驮从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等助推发展甘蔗、香糯等特色产业……不断优化完善的联络站网络成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坚实阵地。
主题实践活动激发动能。全区上下统一开展的“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主题活动持续深化,围绕全市年度中心工作任务开展的“代表履职担当作表率”活动锦上添花。2024年,进站代表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提出意见建议326件,有效助推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为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可感可及。作为广西设区的市率先实践的票决制,常委会不断优化“双线”征集项目,“年初问选题、年中问进度、年底问效果”形成监督闭环,“每月一问”“每季一督”压实责任。截至2024年,累计票决出的民生实事项目总投资超120亿元,建成大小项目累计650项,覆盖城建、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港城大地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