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实践>

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 守好全体人民共同财富

作者:黎婧玥 编辑:白丹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11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人大常委会立足法定职责,通过“形成工作闭环,推动审计监督成果转化为管理效能;增强监审协同,促进资产管理监督与预算审查相衔接;精准施策指引,于服务之中彰显监督温度 ”等三项举措,推动国有资产从被动管理向主动治理的转型升级,提升人大监督效能,守好人民共同财富,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形成工作闭环,推动审计监督成果转化为管理效能

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市政府关于审计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的基础上,把审计工作报告中反映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作为监督切入点,构建“问题发现—整改落实—跟踪问效—制度完善”全链条监督闭环。2025年,结合审计部门近两年来发现的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等共性问题及整改情况反馈,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开展专项监督。在梧州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关于梧州市2024年度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中,专门在“存在问题”章节把近年来审计工作报告指出的4类共性问题纳入报告,并提出“强化审计监督与资产管理联动,建立问题台账跟踪整改,把审计发现的典型问题纳入管理制度优化重点,推动成果转化为管理规范”的意见建议,在常委会会议后形成审议意见送市政府研究处理,要求市政府在规定期限内向常委会提出研究处理的相关报告,形成“监督—报告—处理—报告”工作闭环。

增强监审协同,促进资产管理监督与预算审查相衔接

梧州市人大常委会构建“资产管理监督+预算审查”联动机制,关注预算与资产的动态平衡,形成监审全生命周期,体现监督的系统性和持续性。在预算审查中,关注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管理,提出“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不高、‘造血’功能有待提升”等问题;在对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中,提出“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引导国企做强做优做大、提升国企效能、加强国企监管”等意见建议;在日常监督中,通过关注专项资金、预算的下达以及绩效管理情况,将国有资产配置效率与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纳入全周期监管。先后出台《对标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实施方案》《深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等,有效提升企业价值创造;推动市财政局修订完善《梧州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等,细化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环节流程,把资产管理嵌入预算管理一体化流程,建立预算资金形成资产的全链条管理机制。

精准施策指引,于监督之中推动制度完善

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在每年国有资产专项监督中,精准选取1个至2个重点领域,通过“监督建议+”模式,主动服务引领破解热点难题,将监督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转化为制度设计,推动政府部门完善制度建设,实现监督效能与服务质效双提升。2023年聚焦国企改革和国有企业经营运行效益,通过“提出意见建议5条+预决算审查”,推动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扎实推进改革,2024年,市本级(含园区)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118.54亿元,利润总额5.64亿元,利润同比增长23.86%;2024年聚焦防范资金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通过“提出意见建议3条+专题调研”,推动市小微担保公司出台关于转贷业务管理制度,加强防范金融风险,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截至2024年年底,市小微担保公司累计为全市超过1000户经营主体提供了超94亿元的担保支持;2025年,聚焦国有资产清查和盘活闲置国有资产,通过“提出意见建议4条+跟踪监督”,推动政府部门扎实开展市本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清查工作,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使用效率,节约和盘活存量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