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立秋未秋

作者:吴发奖 编辑:林娜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11

立秋,这个被时序册页郑重圈点的日子,终究是来了。可日历上的墨迹未干,天地间的暑气却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人们翘首以盼的秋凉,依旧藏在云影深处。

我踩着发烫的石板路漫行,阳光把梧桐叶的轮廓拓印在地上,光斑晃得人眼晕。蝉鸣还在树梢上滚成浪,声嘶力竭得像是要把整个夏天的力气都耗尽,却不知热浪正顺着叶脉往下爬,连风都带着烘炉里的温度——偶尔掠过高楼的缝隙扑过来,不是秋的清冽,倒像是夏末不甘心的喘息,吹得人额角的汗珠子更密了些。

城市的节奏从不看节气的脸色。地铁口的奶茶店还在循环播放冰镇广告,骑共享单车的人后背洇着深色的汗渍,写字楼门口的保安大叔摇着蒲扇,扇叶上“清凉一夏”的字样还没褪色。没人谈论立秋,仿佛这个词只是旧台历上被翻过的一页,与眼前的燥热无关。

拐进公园时,倒盼着能撞见点不一样。可荷塘里的荷花正开得疯魔,粉白的花瓣托着金黄的蕊,挨挨挤挤地占满了整个池塘,连荷叶的绿都浓得化不开,梗子上的水珠被晒得发亮。湖边的垂柳还在懒洋洋地晃,枝条扫过水面,惊起的涟漪里,倒映的仍是夏的模样。秋天在这里仿佛是个迟到太久的客人,连预约都被遗忘了。

路过城郊的稻田,远远就看见几个身影在绿浪里起伏。走近了才看清,农民们正弯腰薅草,草帽下的脸被晒得黝黑,汗水顺着下巴滴进泥土里,洇出一小片深色的印记。我忍不住问田埂上歇脚的老农:“这立秋了还这么热,稻子受不受得住?”他头也不回地答:“热就热着呗,你看那稻穗,底下的粒儿都鼓起来了。”风掀起他带泥的衣角,我忽然看见他脚边的稻穗,最底下那粒谷壳已经泛出淡淡的金,像被秋偷偷吻过一口。

或许,这“立秋未秋”的光景,本就不是时序的差错。大自然从来不用“立”与“不立”来划分界限,它只藏在根茎里面,在叶脉写上时序。就像檐角的蛛网,没人看见蛛丝是何时织成的,可某个清晨抬头,它已经接住了第一颗秋露。

夕阳把云染成橘红色时,我往回走。晚风里似乎真的掺了点不一样的东西——不是骤然的凉爽,而是一种沉下来的温润,像热茶晾到刚好能入口的温度。不再纠结于“秋为何不立”,反倒觉得这热夏的余韵里,藏着更耐心的启示:就像孩子换牙时,新牙总在旧牙里悄悄长;就像蝉在土里待上七年,才肯在某个夏夜爬出来蜕壳。所有的转变,都需要时间在暗处铺路。

或许明天醒来,晨光里会飘着桂花香,或许还要等上十天半月,第一场秋雨才肯敲窗。但我知道,秋已经在路上了,带着它的清露、它的雁阵、它的饱满谷粒,正穿过夏的余温,一步一步,往我们的日子里走。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