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一株何首乌

作者:郭震海 编辑:林娜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12

老家院子的东南角,长着一株何首乌。每年夏天,何首乌会伸出长长的触手向四周蔓延,密密麻麻的藤蔓覆盖半壁墙,藤蔓上细长的叶片错落排列,宛如随手撒落的翡翠书签。每次回老家,我总喜欢搬个小凳子,坐在何首乌的藤蔓边看书,淡淡的绿叶清香弥漫在空气中。家里养的一只狸花猫,懒洋洋地躺在藤蔓下的砖地上打盹。

今年农历五月,母亲突然离世,我们兄妹四个急慌慌从城里赶回老家。办完丧事,不放心父亲一个人在家,就想让他跟着我们进城。可父亲舍不得乡下的土地和老屋,屋前屋后母亲生前养的花,狸花猫还刚刚生了小猫,当然也包括这株何首乌。

这株何首乌,已成为我们家的一个特殊成员,承载着几代人的情感。那年,中原大地遭受大旱,曾祖父带着儿女一路从河南逃荒到山西。途中,曾祖母饿得奄奄一息,实在找不到吃食,曾祖父偶然发现一株何首乌,万般无奈下,掰下一块根茎架火烤熟后喂给曾祖母,曾祖母竟然奇迹般活了过来。于是,留下的另一半何首乌就一路被带到了山西。

曾祖父选了一个避风的山洼,租下一点坡地,暂借了两间石头房子就算安家。曾祖母将剩下的半块何首乌埋进院子里,没想到在一场雨过后冒出了新绿。

曾祖父和爷爷搬了3次家,居住条件一次比一次好,每次都会带着那株何首乌。曾祖父母去世后,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走后,父亲母亲接着照顾,何首乌在一代代人的照顾下长得很好。我记事后,它就长在院子的后墙边,发亮的枝叶顺着墙的缝隙攀爬,每一次想去摘叶子,总会遭到父亲的制止。父亲说,越来越不懂规矩,它的岁数比你大多了。

在庄上,上了年纪的老人们看到何首乌后,常常会讲关于何首乌的故事,说它是宝物,吃了能延年益寿。上学后,看到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道:“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传说毕竟是传说,我知道,何首乌就是一株草,对于我们家族来说,是一株写满了几代人的故事的草。

2000年,父亲母亲修了新房,那株何首乌再次跟着他们住进新居。父亲为了它煞费苦心。在院子的角落放置了一口大缸,缸底打破,填了土,何首乌就长在大缸里。雨季来临,倘若回乡,我总喜欢去看它,在雨中它将每一片叶片张开,形成一个个撑开的小伞,仿佛伸出一双双可爱的小手。雨滴顺着叶脉滑落,滴落在缸里。

父亲进城后,那株何首乌实在太大了,在城里的楼房里确实没有办法养。我想好了,决定找一块泥土厚实且肥沃的山林,将它“放生”,并向父亲保证每年都会去看它,就像看望一位亲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