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大情缘
作者:葛兴军 编辑:林娜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12
时至今日,我与人大结缘已20多年了。从“相逢”“相知”到“相守”,我切身感受到了人大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权益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见证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广东省茂名市的实践。
初识人大
2002年10月,我调到广东省高州市委办公室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人大工作有了接触。
当时,高州市人大代表分镇、市直代表团,市直代表团又分4个小组,其中一个小组是党群文教组。高州市人大常委会邀请我当党群文教组联络员,负责该小组人代会期间会务及代表小组活动服务工作,我愉快地答应了。但当时我对人大工作知之甚少,于是我来到高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向他们请教如何做好人大联络员。担任人大联络员那两年,我与人大代表有了充分接触,对人大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
期间,党群文教组组织了4次代表小组活动,活动中,人大代表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我及时整理报送高州市人大常委会选任联工委,由他们转市政府办理。最终,这些意见建议得到市政府重视和及时答复。
就这样,通过担任人大联络员,我感受到人大工作的神圣,并萌发了希望到人大工作的念头。
保障人大
2004年6月,通过考试,我进入了茂名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成为一名人大工作者。
我进入人大常委会的第一站是研究室综合科,主要负责文稿起草。这个工作是“苦差事”,人大工作材料要写好,真不是易事。已记不清多少个夜晚,我在学习人大知识、熟悉人大工作中度过,多少个白天,我奔波在基层深入调研了解情况。
在综合科工作的几年中,我兼任《茂名人大》杂志编辑。通过编辑工作,我不仅及时了解各地人大工作的经验,而且文稿写作水平也有较大提高。
尽管我的工作岗位不断变化,但是我热爱人大工作、热爱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初心不变。在茂名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20年里,我在《中国人大》、全国人大公众号、《人民代表报》《人民之声》等全国、省、市报刊发表茂名市人大工作经验文章210多篇。其中,《立法保护高州水库功在千秋》等9篇作品获广东人大新闻奖,《为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等51篇作品获茂名人大新闻奖,6篇论文获年度市人大制度研究会理论研讨会论文一等奖。
我明白,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人大工作赋予的。这是一种动力,这种动力推动我更热爱人大工作、更认真做好人大工作。
履职人大
2024年1月,我有幸成为茂名市人大代表。履职期内,我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参加各类调研、视察、活动43次,先后参加了《茂名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修改立法调研、“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专题调研和环境保护工作、“百千万工程”实施情况、美丽圩镇建设工作专题调研;参加了城建环资人大代表平台的活动、“绿色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代表专题视察活动,到茂南区、电白区督办“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实事项目,等等。在这些调研和视察活动中,我深入一线了解社情民意,听取群众的呼声,积极为群众鼓与呼。
2024年3月至4月,我跟随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茂名市各地调研环保工作。在调研过程中,我了解到各级政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仍然有不少问题,比如,有些地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重建设轻使用;有些地方只顾数量不顾质量;有的地方村庄分散,污水收集难,未能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施;有的地方运行维护资金不足,造成污水处理设施停工。为此,我在审议市政府关于2023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时,提出要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强化对运维方的监管;要加强技术业务指导,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技术;要多方筹措资金参与污水治理等。这些建议都得到了采纳,我非常满意。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我将始终把这句话作为自己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才能赢得群众信任、更好履职尽责。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