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声入耳 让民意落地 ——安徽省安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待日”活动的回顾与思考
作者:陈大悦 编辑:林娜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12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回顾安徽省安庆市十六届到十八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待日”制度的形成、完善、发展过程,始终坚持与市委同心、与时代同行、与民声同频,谱写了一曲践行民主法治的履职之歌。作为安庆市人大常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我见证了“主任接待日”这一制度从萌芽到繁茂的过程,深切感受到它扎根民主土壤、焕发时代光彩的蓬勃生命力。
关键词一:“接续用力”
“主任接待日”是地方人大常委会密切联系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重要载体,也是听民情、汇民智、解民忧的重要平台。2014年4月,安庆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主任会议通过了《安庆市人大常委会代表接待日制度》,标志着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待日”制度正式建立。
2014年6月10日,安庆市人大常委会举行首个“主任接待日”活动。
2014年6月10日,安庆市人大常委会举行首个“主任接待日”,时任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与安徽省人大代表张莉面对面交流,约见市住建、城市管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听取张莉代表关于尽快解决城区如厕难的建议。
次日,市人大常委会就解决城区如厕难问题,印发了交办通知,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尽快拿出方案,强化责任落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迅速启动沿江景观带老旧公厕改造提升和新建公厕,规划布点建设新老城区公厕,创造条件积极推进机关单位厕所对外开放。市民对“主任接待日”为民办实事的“加速度”,赞不绝口。
2015年7月21日,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主任接待日”活动。
从安庆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到十八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待日”内容与时俱进,有很大的丰富和拓展:宪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监督和决定重大事项等方面的情况;“一府一委两院”依法行政、依法监察、公正司法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落实情况的问题;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和履职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事关发展大局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如今,“主任接待日”内容涉及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多领域多方面,推动解决了一批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十余年的时间里,老百姓对“主任接待日”的为民情怀、责任担当,津津乐道、纷纷点赞。
关键词二:“六步工作法”
”安庆市人大常委会把完善“主任接待日”制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打造,提出接待、交办、督办、反馈、回头看、再监督“六步工作法”,邀请市纪委监委、组织部门参与,探索构建了人大监督、纪检监察监督、组织监督贯通协调机制,打通密切联系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最后一米”。
2018年12月,不少市人大代表在“主任接待日”活动上直言,希望找准制约企业发展的痛点,疏通经营的堵点,增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为此,市人大常委会从 2019年到2024年,连续打出了专题调研、审议报告、专项立法、专题询问等“环环相扣”组合拳。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中小企业“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和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审议招商引资工作报告,切实摸情况提对策;2021年专题调研营商环境,走访调研企业57家,第三方问卷调查企业621家,针对5大类52个问题提出36项措施,形成深度调研报告,打下立法基础;2023年3月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施《安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2023年至2024年,连续两年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和执法检查,进行回头看和再监督,强力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在市人大常委会督促下,政府及相关部门拿出真招实措,推行“项目+代办员+帮办专员”服务模式,举办“宜咖吧”企业家沙龙回应企业关切,“满宜办”营商环境品牌越擦越亮,主任接待日”活动逐渐成为人大工作的亮丽名片。
关键词三:“三个必须”
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对“主任接待日”收集的意见建议做到“三个必须”,即代表每一件建议都必须按程序交办到位、每一件建议都必须及时答复和反馈、每一件建议都必须进行回访,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2022年3月,安庆市人大常委会革故鼎新,把“主任接待日”现场搬到代表和群众家门口,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代表“家室站点”、基层立法联系点接待人大代表。
当了解到菜市场“建改转”存在的种种问题,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及时组建菜市场“建改转”代表专业监督小组,制定监督方案,听取工作汇报,严格对照城区菜市场“建改转”任务清单,逐项检查、逐条落实,进行全过程监督。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2022年4月,相关部门对红旗小区等菜市场进行彻底改造,布局规划、硬件设施、日常运营管理都得到了全面提升。
2022年10月11日,安庆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以民生实事——菜市场“建改转”三年行动为主题,开展“主任接待日”活动,再次走进红旗小区菜市场,进行追踪问效。当看到红旗小区菜市场焕然一新,菜市场劲吹文明风,对改造工作予以肯定。市民张宏是一位“00后”,他表示,希望能借鉴外地发达地区做法,打造智慧农贸新模式,增加顾客体验感。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在现场指出,要认真听取百姓意见,持续巩固拓展,不断改出“新面子”,造出“好里子”,给群众带来获得感、幸福感。
2023年,安庆市人大常委会持续跟踪问效,把菜市场“建转改”工作纳入监督重点。截至 2024年6月,全市已完成63个菜市场的整治改造,实现服务人群全覆盖。
一张张笑脸见证百姓幸福生活,人大代表和群众切身感受到“主任接待日真管用”。
关键词四:“联动发力”
”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坚定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联动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对代表反映的意见建议一项项“过筛子”,实现清单制管理、闭环式落实。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主任接待日”活动中代表普遍关注的主题之一。2024年5月,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深入怀宁县月山镇、望江县太慈镇等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以“主任接待日”方式,广泛听取代表意见,一条条沾着泥土气息的意见建议,汇聚成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的民生清单。2024年10月,市、县人大常委会针对这些“民生清单”,联动开展和美乡村建设专题询问,直指“千万工程”“百村行动”、精品示范村和“摇钱树”工程。“个别村热衷于修广场、搞绿化亮化,破坏了村庄原有肌理。如何因地制宜彰显村庄特色?”有些精品示范村长期低位徘徊,如何强化推进力度?”……一个多小时的专题询问里,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们真问敢问,问出群众期盼,询到关键要害;应询方直面问题,答出对策、作出承诺,体现了政府部门的责任与担当。
2025年7月8日,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开展“主任接待日”活动。
2025年6月26日,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主任接待日”,对此项工作进行再把脉,进一步问诊产业支撑不够强、环境整治有短板、村庄特色不明显等重点,力促这项工作全省领跑。2024年,宿松县柳坪乡邱山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处于后进位置,曾在 2024年的专题询问中被点名。2025年,该村立足资源禀赋,以茶旅融合为引擎,以环境整治为抓手,建成高品质茶园80公顷、年迎客超15万人次、升级改造11.5千米以上、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7处、建成美丽庭院233户以上,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和美乡村建设之路。
2025年7月28日,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主任接待日”活动督办代表建议。
亲身服务和参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待日”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信,更加深刻领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必然、时代内涵、功效作用。我深信,地方人大只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部署要求,把“主任接待日”等联系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各种载体和平台常做常新,不断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机制,就一定能为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贡献更多人大智慧力量。
(以上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