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主>

南宁实现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票决制全覆盖 一张选票连民心

作者:潘登 陈思羽 岑耀南 谭颖君 编辑:林娜 来源:广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14

宾阳县武陵镇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对候选民生实事项目进行投票表决。陈美华摄

票决出来的1241米水泥光面渠道,直接连通江边电灌站,惠及200亩农田,助力569人告别抽水难题。

“以前过桥胆战心惊,现在新桥稳稳当当,这是人大代表们投出来的‘安心桥’。”近日,宾阳县武陵镇太平村村民黄小莲看着崭新的通村桥,脸上洋溢着欣慰与喜悦。

这座连通村民主要出行路的桥梁落成,得益于南宁市积极指导县乡两级人大探索开展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2022年开始,南宁市在部分县乡人大试行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从试点推行到今年4月,已实现县乡两级票决制的全覆盖。

从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到代表们郑重投票表决;从政府部门的落地实施,到全程的跟进监督,一张小小的选票,如同一根纽带紧紧串联起民声与民生,让为民作主的理念真正转化为由民作主的实践。

从“堵心桥”到“安心桥”票决制架起民心桥

“每逢雨季河水漫灌,村民只能蹚水过河,去年汛期,我家的三轮车差点被冲走,孩子上学只能请假。”宾阳县武陵镇太平村,横跨河道的旧太平桥因年久失修,桥面狭窄、护栏破损,安全隐患重重,村民黄小莲的话道出了当地3000余名村民的困扰。“桥梁问题不仅阻碍村民日常出行,也让村里的农产品运输陷入困境。”

“今年走访时,群众提得最多的就是修桥。”武陵镇六蒙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四才村党支部书记施玉军回忆说,当时他迅速将群众需求反馈给镇人大,镇人大主席团随即组织代表深入调研,走访80余户村民,召开4场座谈会,收集并整理20余条宝贵意见,最终决定将太平村通村桥项目纳入民生实事票决项目库。

“全票通过!”今年3月20日,武陵镇第十九届人大第八次会议上,太平村通村桥项目经代表投票表决成为今年民生实事项目。4个月后,当新太平桥出现在大家眼前时,不少群众激动得热泪盈眶。

“堵心桥”变成“安心桥”,这反映的是基层群众的呼声。自2022年起,南宁市在部分县乡试点人大代表票决制,有效解决了许多乡村急难愁盼之事,实现了群众“呼声清单”向“幸福账单”的转变。

从土沟渠到水泥渠票决制浇灌乡村希望

人大代表票决制,不仅铺就群众出行路,更浇灌出乡村“丰收景”。

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振兴街、共和街的村民以种植水稻、玉米、辣椒等为主,当地原有灌溉主要依托简陋的泥土沟渠进行抽水,水资源利用率低、成本高,严重制约当地农业生产。

“为了灌溉,村民们费尽心力,还时常因争夺水源而引发矛盾。”村民杜兰芳无奈地说。

村民们的困扰,成了人大代表的牵挂。南宁市、江西镇两级人大代表,扬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建林说。人大代表多次实地调研,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村民们得知可通过人大代表票决制修建水泥渠后,均表示赞同,并愿意无偿捐献涉及建设的自家用地。

今年年初,在江南区江西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上,票决通过该项目,许建林也投上了自己神圣的一票。7月,一条新建长1241米、宽0.4米、高0.3—0.6米的灌溉渠道完工,项目解决了200亩以上农田灌溉难题,惠及161户569人。

江南区江西镇人大主席黄永波感慨地说:“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好处就是从为民服务变成主动出击,让老百姓提意见,还能优先统筹资金,像这种惠民项目,资金会倾斜。要是不经过充分论证和票决,有些项目很难实施,村民不一定支持。”

从试点探索到全域覆盖票决制铺就民主之路

一张选票的分量,系着民心的冷暖,更承载着制度深处的温度与力量。

武陵镇太平村通村桥项目启动后,六蒙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蒙梦霞说,他们将人大代表的工作聚焦于监督与支持,确保群众放心,以此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际行动。在镇人大主席团指导下,联络站多次组织片区人大代表,监督项目设计与进度,并成功协调解决了包括安全隐患、建材运输、管线迁移等在内的20余个难题,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为确保真正解决问题,我们把监督贯穿项目落地全过程。”黄永波介绍,项目启动时,代表们关注资金落实与施工单位确定,确保前期筹备到位;施工中,除了进行日常的进度与质量监督,还密切关注施工可能对村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并及时沟通协调,力求将影响降至最低。项目完工后,人大代表们参与竣工验收,核查是否达标、是否满足群众需求,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有代表在检查中发现部分渠道接口存在渗漏隐患,立即要求施工方返工整改,最终通过压力测试才签字确认,让群众期盼稳稳落地。”

如今,南宁城乡角落,票决产生的通村桥、灌溉渠等项目陆续落地,将“民声清单”转化为“幸福答卷”。武陵镇从去年12月开始,通过公开征集、初选等程序,筛选出今年包括畅通惠民等8大项12个子项的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交代表票决后分解到各联络站,以联络站点负责制强化人大代表担当与监督,确保项目“建得快、用得好、管得久”。江西镇自2022年起,票决出18个民生实事项目,累计投入1232万元,涉及农村道路、灌溉渠道等领域,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切的问题。

“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南宁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娟说,人大代表票决制让民意采集从被动接收变主动挖掘,项目决策从单向决定变双向互动,监督从事后检查变全程参与。这些项目或许不大,却精准对接群众急难愁盼;选票或许细小,却承载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厚重。

截至目前,南宁市开展县级人大代表票决候选项目266个,票决出项目数220个;乡镇人大代表票决候选项目777个,票决出项目数627个。通过“征集民意、代表票决、政府实施、人大监督”闭环机制,项目精准对接需求,丰富了基层民主形式,增强了人大监督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