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传统产业“三化”融合发展 把脉开方助推产业升级焕新
作者: 编辑:赵佳敏 来源:广东人大 发布时间:2025-08-14
7月31日,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传统产业“三化”融合发展专场)在广州召开,这是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7场专题会议中的第2场专题会议。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广东传统产业占比高、带动效应强、产业关联度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战场。要按照省委部署,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路径,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向新、数智赋能、绿色低碳、融合聚变。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是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攀升的关键路径。
按照省委关于充分发挥人大在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作用的部署要求,今年4月以来,省人大常委会聚焦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组织专题调研组先后赴江苏、安徽等省和广东省直有关部门、珠海、惠州、清远等地开展实地调研。
7月22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到佛山市,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工作部署,聚焦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开展调研。黄楚平强调,全省各级人大要围绕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任务,聚焦传统产业“三化”融合、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等加强立法供给,组织代表深入企业调研,充分了解企业困难与需求,凝聚更多智慧与力量,全面推动产业焕新升级。
专题调研组经过3个多月的深入调研,基本摸清了我省传统产业的“家底”,系统梳理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同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在这次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上,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汪一洋介绍了广东省传统产业“三化”融合发展的专题调研情况。
汪一洋
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我省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电、汽车、石化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传统产业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带动作用,赋能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率先出台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措施,加快人工智能在传统行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全方位应用。
数据显示,广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初显,累计推动超4.8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88.2%、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91.3%、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8.6%。
在专题调研报告中,专题调研组也指出了传统产业在“三化”融合发展中存在着促进传统产业转型生态不完善、部分企业存在“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政策支持不够匹配等堵点卡点问题。在会上,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人大代表、研究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聚焦这些难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积极把脉建言。
李善民
中山大学原副校长、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
推动钢铁、造船、石化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产业并购重组,提升产业整体研发与绿色高效生产能力。
李世平
全国人大代表,宝武集团中南钢铁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我认为,传统制造业转型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未来的需求,所以希望在转型当中要与资源循环结合起来,创建国家级的绿色资源循环发展的产业园。
黄华东
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
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制定发布了《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明确将坚持锻长板补短板,强化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强化统筹协调,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支持好传统产业优化结构、转型升级。
当前,在传统产业“三化”融合发展中的一个卡点问题,就是产业链转型协同性不足。美的集团是省内的“链主”企业,他们在生产中就发现上下游企业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数字化系统和产品互不兼容的问题,导致数据对接和共享不畅,造成产业转型成本较高、效率较低。
钟铮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财务官
要进一步发挥龙头作用带动产业协同转型,打造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统一的数字化平台,实现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协同作业与流程优化,提升产业链整体运作效率与竞争力。
陈洪锦
省人大代表,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智能制造顾问
广东装备制造业技改普遍存在“单点突破多、链条联动少”的困境,基于行业调研,我建议:创新“链式技改”模式。建议以链式技改方式进行政策扶持,打造链式的集群发展,提高集群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
曾进泽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
近年来,我们探索创新了从“单点突破”到“链式改造”的实践模式。分类支持大型企业率先打造转型标杆、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应用、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协同改造,形成“单点突破、以点带面、串珠成链”的局面。同时,我们正研究出台加强产业链现代化治理的政策文件,以“链式”创新、“链式”营销和“链式”改造等方式,实现产业链价值链整体跃升。
高端化转型是传统产业“三化”转型之一,但高端化转型技术瓶颈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上的“拦路虎”,如何破解这个堵点问题?企业代表们呼吁,设立创新中心联合攻关关键技术,建议对共性关键技术突破给予更多的支持。
张旗康
蒙娜丽莎集团董事、董事会秘书
当前面临的挑战,(存在)高端化瓶颈。关键材料,比如喷墨打印头仍依赖进口,国产高端品牌溢价不足。建议,围绕陶瓷行业核心技术攻关,设立陶瓷材料创新中心,联合攻关“卡脖子”技术,加大研发税收优惠。
鲍贤勇
飞亚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当前在手表行业,消费需求和结构不断升级调整,“三化”融合发展是破解行业难题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方式。我们希望(政府部门)通过多种手段能够支持我们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对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另外对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
龚国平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技创新来引领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开展重点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攻关任务,在新一代通信与网络、操作系统、燃料电池等领域取得一批突破性的成果。接下来,我们加强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对传统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布局,提升我省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水平。
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大重点领域立法,在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为传统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接下来,省人大常委会将增强传统产业法治支撑力,围绕进一步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加强节能固废领域的立法保障,推动消费与产业建设协同发力,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等,进一步推动我省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质焕新,使广东制造“金名片”更加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