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实践>

打造站组融合“小阵地” 释放精准履职“大能量”

作者:西 莹 编辑:白丹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14

为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发挥代表桥梁纽带、模范带头作用,山东省昌乐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搭建代表履职平台,探索“联络站+专业代表小组+产业链”融合新路径,根据代表职业特点等因素,推动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混合编组,组建专业代表小组,更好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专业特长优势和协同履职优势,真正让“内行人”监督“专业事”。

站组深度融合

履职“专业性”更强

昌乐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专业特长优势,加强闭会期间代表履职,在四级人大代表中开展混合编组。今年,昌乐县人大常委会印发《在四级人大代表中组建专业代表混合编组实施方案》,围绕全县产业体系建设总体部署要求,从四级人大代表中挑选具有较强专业知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熟悉相关行业情况的人大代表200余人,组建工业发展、农村电商、乐器产业、教育发展等8个专业代表小组。

昌乐县拥有宝贵的古火山遗产,昌乐远古火山口群位于乔官镇郝家沟西北山坡,独特的火山地质条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县人大常委会将火山农业专业代表小组设立在乔官镇代表联络站,围绕火山农业产业发展开展代表活动。火山农业专业代表小组充分发挥代表们在农业方面的专业优势,深入开展西甜瓜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等调研活动,推动规划火山农业产业片区。同时,充分发挥“联络站+党支部+合作社”作用,规划建设番茄王国仓储物流、火山农业设施改造提升、火山农业生态种植基地等7个项目,助力打造出“黄金籽”西红柿、“火山小米”“火山南瓜”等火山农八仙产品,带动片区内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万元以上。

密切联系群众

为民“服务力”更足

专业代表小组代表把联络站作为社情民意收集点,常态化进站轮流坐班、联系群众。采取线上线下、站内站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个性化、特色化的站组融合活动,组织人大代表主动走进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联系群众,广泛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诉求,打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乐器产业专业代表小组立足鄌郚乐器发展实际,积极推进“村企共建”模式,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牵线搭桥,将乐器产业的打磨、抛光等上游工序外包到农村合作社,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真正搭建起村党支部与企业互促共进、融合发展的桥梁,助力乡村振兴进程。目前,有5家乐器企业开展外包生产,每把吉他给村民带来2元收入,给村集体带来1元收入,预计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0万元。教育发展专业代表小组组织代表深入乡村学校、教培机构、学生家中,了解教育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征集群众意见建议,督促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压实“双减”责任,保障教育公平。

紧盯问题落实

群众“满意度”更高

各专业代表小组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作为工作准则,做实代表活动每个环节,活动前邀请人大代表充分进行调研,活动现场畅所欲言,活动结束后综合整理形成代表小组意见建议。并建立专业问题会商制度,对开展专业代表活动或接待联系群众中征求到的各方面建议意见,特别是涉及产业、行业、领域发展大局的问题,组织代表及相关方面专家进行联合会商,集思广益提出高质量代表意见建议,并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和督促落实,确保每个问题都得到有效解决。

工业发展代表小组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一些企业中技术工人数量不足、高技能人才少,尤其是高端制造业领域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瓶颈,提出了《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引进的建议》,并及时跟踪建议办理情况,参与形成有效解决方案。推动县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全县150余家企业参加“才聚鸢都-直通名校”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等一系列招才引智对接活动,引进各类人才200余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