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郑村镇人大:“三维”赋能擘画振兴新图景
作者:汪姣姣 编辑:赵佳敏 来源:牌坊之乡 印象郑村 发布时间:2025-08-18
今年来,中国安徽黄山市歙县郑村镇人大持续深化“人大+”履职成效,创新构建“民意直通、监督问效、产业赋能”三维履职体系,推动人大代表力量下沉、服务前移、作用显化,有效激活基层治理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人大力量”。
民意直通,服务群众“零距离”。郑村镇人大将畅通民意渠道作为履职根基,结合人大代表联系点、村民议事角等,组织党政班子、人大代表、村民代表深入田间地头问需于民、协商解题10余次。如:了解到村民反映道路硬化诉求后,镇人大迅速联动,仅用20天便完成王充组道路建设,惠及百余农户。同时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广泛开展民意征集,确保人大工作靶向精准、直抵民心。
监督问效,护航发展“实打实”。聚焦重点项目推进与民生痛点化解,郑村镇人大创新推行“人大+”联动监督。在堨田村茶菊加工标准化厂房等重点项目建设中,人大代表联动项目办全程介入,严把施工质量关。同时在民生项目验收中实施“现场测评+回头看”机制,邀请村民代表实地检测并参与后续养护成效评估,结果纳入考核,确保监督成果长效惠民。
产业赋能,激活振兴“强引擎”。郑村镇人大积极引导代表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当先锋、作表率。围绕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人大代表牵头组建合作社,积极引导群众抱团发展玉米、红薯、甘蔗等特色优势产业,2025年上半年,全镇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总额达501.06万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显著。同时,人大代表持续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优化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环境,将治理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助力擦亮“侨乡槐塘”“国画潭渡”金字招牌,进一步激发乡村活力,释放文旅新动能。
从田间地头的民声汇集,到项目现场的精准监督,再到产业一线的领航带动,郑村镇人大以“三维”履职体系架起党群连心桥、筑牢发展压舱石。未来,郑村镇人大将持续深化实践,为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贡献坚实的人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