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县乡人大>

防控 “两热” 疫情,人大代表履职在一线

作者: 编辑:赵佳敏 来源:增城人大 发布时间:2025-08-19

近期,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筑牢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防线,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人大常委会荔城街道工委向驻街道人大代表发出《倡议书》,迅速组织全体代表积极参与系列防控“两热”行动,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为辖区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争当灭蚊先锋织密环境防控网

“李阿姨,您家阳台的积水桶要及时清空,这可是蚊子滋生的温床。”清晨的阳光刚洒满小区,区人大代表罗志光就带着防蚊工具包,和街道工作人员一起穿梭在继枚社区的居民楼里。自防控行动启动以来,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荔城街道的各个角落上演。

人大代表们主动联合街道职能部门、党员干部、驻村工作者及志愿者组成“灭蚊攻坚队”,对居民小区、农贸市场、街角巷口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他们带着扫帚、铁锹等工具,清理绿化带中的枯枝败叶,疏通堵塞的排水沟渠,倾倒闲置容器里的积水,不放过任何一个蚊虫孳生的隐患点。在荔城市场周边,代表们发现商户门口堆放的废旧纸箱成为卫生死角,立即协调环卫部门进行集中清运,并指导商户做好日常保洁,从源头上切断蚊虫繁殖链条。

“防治蚊媒传染病,环境整治是关键。”区人大代表罗志光在参与防控时深有感触,“我们不仅要自己动手,更要带动群众一起行动,才能形成长效机制。”为此,代表们在清理过程中坚持边干边教,向居民演示如何正确投放灭蚊药物,讲解翻盆倒罐的具体方法,让“清积水、灭蚊虫”的理念深入人心。

区人大代表罗志光倾倒闲置容器里的积水

化身防疫宣传员打通健康科普最后一公里

“大家看这个宣传册,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都是通过伊蚊传播的,只要做好防蚊措施就能有效预防……”在陈桥头村的小广场上,区人大代表陈淦池正拿着宣传资料,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向村民们讲解防疫知识。区人大代表廖柱军穿上印有荔城街人大代表联络站二维码的红色马甲进行入户宣传,告诉村民关注“荔之城”公众号,如果有需要反映的问题可以直接扫联络站二维码进行网上反映。

依托密切联系群众的天然优势,人大代表们创新宣传方式,构建起“线上 + 线下”全覆盖的科普网络。线下,他们深入村(社区)开展“敲门行动”,挨家挨户发放《蚊媒传染病防控指南》,针对老人、儿童等易感人群重点讲解防护要点。“以前总觉得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离我们很远,听了代表的讲解才知道预防这么重要。”家住廖隔塘村的居民廖先生在听完代表的入户讲解后,主动清理了自家车库的积水。线上,利用代表联络民情联络员微信群、村民微信群等平台,转发权威部门发布的疫情动态和防控知识,及时解答群众疑问。

区人大代表在陈桥头村宣传防疫知识

聚焦痛点难点推动问题整改落地见效

“荔城街桥头大路 49 号有废弃破旧沙发,里边积水严重,蚊子特别多,希望能尽快解决。”接到居民反映后,区人大代表陈淦池立即赶往现场查看。他发现该处确实有3个破旧大型沙发,因这几天经常下雨,皮质沙发内已有大量积水,当即用手机拍下照片反馈给街道办环卫工作组。

不到2个小时,一台处理废旧物品的车就开到了现场,环卫工人联合村委干部进行清理。陈淦池全程跟踪整改过程,直到破旧沙发被全部运走、路边恢复整洁才离开。“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履职的方向。”他说道,“对收集到的问题,不仅要及时反映,更要跟踪到底,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在防控行动中,人大代表们坚持问题导向,将调研走访与日常履职相结合,将收到群众反映的卫生黑点、蚊虫孳生点等问题,及时移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截至目前,代表们已收集各类问题线索11条,督促整改完成11条,整改率达 100%,有效打通了环境卫生治理的“最后一米”。

倾听群众心声让防控更有温度

“家里老人行动不便,买不到防蚊用品怎么办?”在走访中,区人大代表汤晓辉了解到部分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后,立即组织村委会,协调志愿者为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群体送去驱蚊水、蚊香片等物资。

人大代表们在投身防控工作的同时,始终密切关注社情民意,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办。他们深入了解疫情防控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收集到“增设灭蚊点”“延长垃圾清运时间”等合理化建议12条,及时反馈给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疫情防控不仅要守住防线,更要暖民心。”荔城街道人大工委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结合“百千万工程”关于市容环境整治的要求,持续组织人大代表参与疫情防控,充分发挥代表在联系群众、监督推动、建言献策等方面的作用,为打赢这场蚊媒传染病防控攻坚战,守护好辖区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