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渣渡镇:民生实事落地的“人大刻度”
作者: 编辑:赵佳敏 来源:娄底人大 发布时间:2025-08-19
清晨的阳光洒在湖南省娄底市冷水江市渣渡镇毛渣公路上,来往车辆熙熙攘攘,这条19.8公里长的“幸福路”彻底告别昔日“坑洼较多、人车难行”的困境;渣渡镇铁山村、新利村等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落成,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水更清,山更绿,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也显著提升。这些变化背后,是乡镇人大深入贯彻“三会三文”精神,代表用一张张选票将民声关切转化为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
2024年7月10日,冷水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在渣渡镇召开。与会人员专题调研毛渣公路项目进展情况。
精准监督,靶向治理“病灶”
渣渡镇党委、人大在民事实事项目提出、审议和票决过程中,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确保所选民生实事项目真正符合群众需求。多渠道征集民生实事意见。除广泛征集各村(社区)民生实事,还通过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及代表双联工作、小组活动等形式转化3件代表建议到民生实事项目库。分类处置征集项目。通过镇人大主席团围绕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及时向政府提出调整建议,确保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形成候选项目。对于未入选项目,条件不成熟的纳入项目库;涉及范围较小的项目交由村(社区)自行解决,确保“民声”不落空。差额票决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在镇人大会议上以差额票决方式确定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并在下次人大会议上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通过充分发挥代表监督作用,使民生项目从政府“端菜”转向群众“点菜”,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2024年10月17日,人大代表到渣渡镇新利村调研民生实事项目。
闭环监督,破除落实“堵点”
为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渣渡镇人大建立代表监督小组,在民生实事项目确定后1个月内,督促镇政府对项目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实施计划,并定期对民生实事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施工进度、标准、质量等环节进行常态化督查。对于毛渣公路等重点项目,现场召开冷水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由主任会议成员、部分市镇人大代表现场视察毛渣公路项目建设情况,督促项目施工方全力以赴抢工期、赶进度,确保项目建设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镇人大代表监督小组常态化监督。截至目前,渣渡镇人大已组织代表监督小组进行现场视察5次,毛渣公路路段亮化工程、铁山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正在有序进行。
联动监督,凝聚攻坚“合力”
破解民生实事项目中的复杂难题,需要多方协同发力。渣渡镇人大探索联动监督模式,邀请镇纪委、交管、安全监管、综治等部门专业人员参与协同监督,发挥协同监督整体优势。推动人大、部门、群众三方合力。比如新利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镇人大与纪委、交管等部门共同参与监督,既有利于资源整合创新,又有利于项目进度推进。
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如一条坚韧的纽带,一头系着人大代表的履职责任,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柴米油盐”。它用最朴素的方式证明,基层民主的生命力,不在于制度设计的宏大,而在于能否让老百姓在回家路上多一盏灯,在田间地头多一条平坦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