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消费提质增效 人大代表履职发力
作者: 编辑:赵佳敏 来源:江汉之声 发布时间:2025-08-19
为确保江汉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优化提质商圈消费供给 大力提振消费案》的办理质量和效果,推动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示范区建设,8月13日,区人大常委会对该议案办理工作推进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何裕生,区政府副区长张隽波,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参加调研。
调研组先后视察武商MALL和越秀国际金融中心重点项目进展:在武商MALL,体验了低空即时零售,了解到全国首条跨江商贸无人机航线常态化运营,还看到国际一线美妆与国货潮品在华中首家市内免税店同台亮相,以及华中首家宇树科技授权体验店的前沿科技产品,感受“首店经济”活力与人工智能魅力;在越秀国际金融中心,视察海尔电商直播总部运营,了解直播电商集聚区建设成效,1-6月全区限上企业互联网商品销售额27.12亿元,同比增速提升26.5%,数字消费动能强劲。
座谈会上,区商务局代表区人民政府汇报了议案办理工作推进情况。自议案交办以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通过“引、稳、保、融”四大举措推动消费升级,上半年社消零同比增长6.4%。打造世界级商圈,上半年引进各类首店61家,首店数量持续领跑全市;焕新老字号品牌,蔡林记、汪玉霞等推出“楚风文创”系列,德华楼非遗套餐线上销量同比大幅增长210%;借势节会引流,“来汉口 逛江汉”系列活动带动江汉路步行街客流量超1149.7万人次、销售额破17.5亿元;出台了《江汉区支持商贸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等多项政策措施,通过“两新”政策预拨付资金5808.9万元,撬动销售额约9.09亿元,实现“小杠杆撬动大消费”。
市、区人大代表对议案办理进度和初步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结合调研实际提出意见建议。
市人大代表钟子钦建议加强市内免税店宣传引流,在重点商圈增设亮化设施,打造兼具商业活力和艺术美感的特色景观。
区人大代表许庆安提出要以稳就业保民生提高消费意愿,打击恶性竞争整肃市场环境,关注消费习惯变化并布局银发经济新场景。
区人大代表袁汉盈强调实体经营需提升客户体验、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建议建立企业信誉白名单简化办证流程、加强中山大道慢行交通治理。
区人大代表向洋建议推进跨区域商圈共建、助力老字号“触电触网”转型、加快智能商圈技术应用,并在公众平台开设“消费金点子”专栏畅通民意反馈。
区人大代表张向阳呼吁深化场景化改造,推动老字号与现代商业融合,优化线上线下消费联动。
区人大代表倪娟建议加强老手工艺人宣传和老字号故事挖掘,激活文商旅融合动能。
针对代表们的意见建议,区政府议案承办相关单位逐一回应,下步将围绕打造差异化商业生态、支持商圈场景化改造、严打假冒伪劣行为、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做好企业对接服务、规划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等深化举措,将代表建议转化为具体工作行动。
张隽波对代表的意见建议表示衷心感谢,要系统梳理、深入研究,将其精准转化为具体工作思路和务实举措。商贸产业是江汉发展的根基所在,商圈活力是消费增长的核心引擎,转型成效是财力提升的关键支撑。下一步,区政府将锚定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始终秉持“服务企业、服务商圈、服务发展”的理念,全力推动消费业态更新升级,深化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让江汉的商贸根基更稳固、商圈活力更充沛、消费潜力更强劲。
何裕生充分肯定了区政府议案办理的工作成效,并就做好后续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一要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两个法定”。深刻认识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是法律赋予的法定权利,政府办理议案是必须履行的法定职责,切实将议案办理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二要凝聚办理合力,突出“两个效益”。既追求消费增长、业态升级的经济效益,也注重民生改善、城市品质提升的社会效益。三要突出办理成效,注重“两个高质量”。以首店经济领跑、老字号焕新、数智赋能等重点工作为突破口,确保议案办理任务如期办结的结果高质量,以及消费活力释放、群众获得感提升的效果高质量。四要完善工作机制,调动“两个积极性”。通过畅通代表下沉调研、群众建言献策的渠道,充分调动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和广大群众参与消费环境优化的积极性,讲好江汉消费升级的生动故事。
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办公室、财经委、预工委、代工委负责人,区政府办公室、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城管执法局、区民政局等14家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