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县乡人大>

犍为县罗城镇人大:积极打造“民呼我为·代表来了”工作品牌

作者: 编辑:赵佳敏 来源:乐山人大 发布时间:2025-08-20

“暑假到了,孩子们总算有了安全又快乐的好去处!”8月14日上午,站在焕然一新的方舟护幼儿童服务站门口,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罗城镇居民李女士看着女儿在明亮的活动区里跟志愿者学折纸,脸上洋溢着安心的笑容,“服务站敞亮又安全,把孩子送来这儿,我们上班就踏实多了。”这份让众多家长安心的变化,正是罗城镇人大主席团积极打造“民呼我为·代表来了”工作品牌的一个生动缩影。

意见收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问需”

7月3日清晨,县人大代表岑际林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巡查至省级文保单位罗城古戏楼时,一处生锈渗水的消防栓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觉。“这处隐患可能会危及木构建筑的安全!”他立即在随身携带的意见登记册上详细记录下隐患,于是这个群众尚未反映的问题,就这样被他巡查走访的“铁脚板”提前发现。

“这本意见登记册就是我的履职清单。”面对笔者询问,岑际林翻开小册子,上面详细记录着辖区居民与游客的15条诉求以及自己主动发现的问题,涵盖从空调外机滴水到用电安全改造,从景区排危到停车不便等方方面面,每条问题意见都是他用“铁脚板”跑出来的,也是他日均2万步巡查走访的见证。

建议办理:从“应急灭火”到“源头防控”

7月1日,在竹山村响滩子河道上,打捞人员有序清理蔓延的水葫芦。今年年初,该镇人大主席团在竹山村组建了由人大代表牵头、党员群众参与的河道巡察专班。在一次常态化巡查中,专班发现响子滩河水葫芦大面积滋生,即将威胁村民用水安全。代表们迅速行动,积极向镇党委政府反映情况、争取资金,通过“代表建议直通车”机制,推动镇政府快速启动清理工作。

“此次治理源于人大代表在常态化巡查中的主动发现。”镇人大代表胡仲宣介绍,目前,打捞已全面完成,河道彻底恢复了清洁,有效保障了村民用水安全。

反馈闭环:从“坐等结果”到“实时跟踪”

“张代表,太感谢你了,新房顶经受住昨晚暴雨考验了!”大雨过后,船型街社区居民张婆婆拉着县人大代表张元富查看维修后的房屋。主汛期临近,张元富在汛前走访排查中,发现张婆婆居住的房屋存在墙体开裂、屋顶渗漏等安全隐患,于是便积极帮助协调争取资金用于房屋维修。施工期间,他自发作为质量监督员,紧盯工人给墙体修补裂缝,检查新瓦铺设是否严密,对施工全程开展现场监督。半个月后,崭新的屋顶、加固的墙体矗立在雨中,“通过参与建议办理过程,我不仅可以随时掌握办理情况和进度,还可以更好地发挥代表的协商和监督作用。”张元富介绍,这种从“坐等结果”到“实时跟踪”的转变,既体现了代表履职理念的升华,也提升了建议从“纸面”到“地面”的办理效率。

清澈的河道、安全的古戏楼、牢固的民房……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正是罗城镇人大主席团打造“民呼我为·代表来了”品牌的生动注脚。

“过去是群众找上门反映问题,现在是我们主动收集或发现问题。”罗城镇人大主席邱康介绍,将持续擦亮“民呼我为·代表来了”品牌,优化提升代表履职“意见收集—建议办理—结果反馈”全周期服务体系,积极组织引导镇域内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全镇26个微网格,用脚丈量民情,用心倾听民意,用情服务民生,推动一件件群众“身边小事”变成一桩桩体现基层治理效能的“暖心实事”,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罗城的鲜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