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人大司法监督 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作者:林建强 编辑:白丹 来源:人民代表报 发布时间:2025-08-20
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人大常委会锚定“充分发挥司法监督职能,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精准的监督议题选择、不断加大的工作力度,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等方面,书写了更具民生温度与法治力度的监督答卷,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淮北建设作出人大贡献。
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监督
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淮北高质量转型发展进程中,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关键一环。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发展脉搏,积极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为市场主体保驾护航,激发经济活力,助力淮北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凭借优良的法治环境吸引投资、集聚产业,为城市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聚焦破产案件办理,盘活要素资源。破产案件办理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是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淮北市人大常委会精心布局,成立由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队的专题调研组,邀请资深法官为调研组成员开展法律专业辅导,保障调研专业性。通过实地调研全市法院破产案件工作、召开专题座谈会等方式,推动解决法院破产案件办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听取和审议全市法院破产案件办理工作报告,从提升破产审判质效、提高专业化水平、完善破产管理人制度、落实 “府院联动” 机制等方面提出审议意见。市人民法院认真落实审议意见,搭建 “破产案件一体化管理” 平台,修订破产管理人考核办法,加大执法办案力度,推动 “僵尸企业” 出清,案件办理质效显著提升。
聚焦检察护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检察机关作为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法治力量,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关注其作用发挥。在听取和审议市检察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后,从强化法律监督、执法办案、沟通联系以及能力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审议意见。推动市检察院出台《淮北市人民检察院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扎实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助力深化落实企业家约见检察长、检察长走访企业家“双向联系”机制,畅通企业诉求表达渠道;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提升企业法治意识与合规经营能力,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聚焦知识产权审判,激发创新活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市人大常委会积极配合安徽省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委来淮开展专题调研,现场察看安徽陶铝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高新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需求。组织召开由市委宣传部、市检察院、市公安局等单位及律师、企业(科研院所)负责人和案件当事人参加的座谈会,为相关单位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建言献策,推动构建管辖科学、衔接顺畅、公正高效的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机制,有效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更好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人民安居乐业是发展的根本目标。淮北市人大常委会将司法监督职能延伸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各个领域,积极回应民生关切,织密安全防护网,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切实感受到安全与幸福,守护好和谐淮北建设民生底线。
关注校园安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听取市公安局关于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防范工作汇报,实地走访调研,督促深入贯彻落实《加快推动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向市公安局发出《关于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函》,两次开展 “回头看” 督促整改,随机抽查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情况,持续监督推动校园及周边安全环境不断优化,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氛围。
关注民生福祉,助力打击电信诈骗。电信网络诈骗是高发多发的新型犯罪,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听取市公安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情况汇报,邀请人大代表共同参与专题调研,实地考察东湖公园反诈主题阵地建设情况,参观视察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合成作战中心。督促市公安局加大打击力度,最大限度压降发案、减少群众损失,提升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
助力社会治理提效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稳定是发展的基石。淮北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司法监督推动多元解纷、法治信访及全民普法等工作,助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淮北发展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跟踪督办,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一直高度重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在开展《安徽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市政府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情况报告的基础上,推动出台《关于加强诉源治理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决定》。多次深入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调研,了解调处中心建设和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化解工作情况,听取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汇报。推动人民调解组织持续优化,调解工作质效显著提升,为社会和谐稳定筑牢第一道防线。
专题调研,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为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市信访局《信访工作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的汇报,实地察看市群众来访接待中心、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详细了解信访事项受理、转送、交办、协调解决和访调对接工作情况。全力推动信访部门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及时响应群众呼声,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引导群众在法治化轨道上解决信访诉求,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积累与信访问题发生。
突出重点,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主题,精心组织开展2024年 “江淮普法行” 活动,大力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宪法精神,将市人大常委会出台的地方性法规纳入宣传范围,并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确定普法重点,提升宣传教育实效性。积极组织参与 “宪法宣传周” 活动,安排机关全体干部参加宪法法律知识测试,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宪法意识深入人心,为法治淮北建设营造浓厚氛围,不断提升公民法治意识与法治素养,夯实法治社会建设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