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主>

敦化市民主街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实践——从党建到民生,民族团结画卷这样绘就

作者:韩晨旭 编辑:林娜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5-08-21

敦化市民主街道办事处,坐落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下辖林源社区、文化社区、中心社区、城西社区4个社区。辖区共有32000多人口,其中包含20多个民族。为了持续增进街区各民族群众福祉,民主街道始终将民族工作置于重点位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强化党建引领,凝聚思想共识

敦化市民主街道以特色党建品牌为重要载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党课等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环节,有力推进街区党建与民族团结工作的深度融合。近年来,民主街道通过街道社区微信公众号、居民群等多种网络平台,累计发布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信息800余条,推送民族政策学习文章200余篇,让民族政策和团结理念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及时、便捷地传递到每一位居民的手中和心中。例如,在重要的民族节日或纪念日,会推送相关的民族文化介绍和民族团结故事,让居民在了解民族文化的同时,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理解。

线下积极组建 “红石榴” 宣讲团,成员包括街道干部、社区工作人员、退休老党员以及各民族的优秀代表等。他们围绕民族政策法规、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团结先进事迹等内容,深入社区、楼院、居民家中等开展“上门送学”宣讲活动100余次。在社区的小广场、楼前空地等居民聚集的地方开展“板凳课堂”,大家围坐在一起,像拉家常一样学习民族政策和知识,氛围轻松愉快。同时,在街区的主要路口、广场、社区服务中心等醒目位置精心制作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展板、粘贴宣传海报、粉刷宣传墙等31处,营造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

深化多元共建,汇聚各方力量

民主街道通过成立“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搭建社会公众参与平台,推出“社工+志愿者”的联动模式。通过这一模式,共组织开展帮扶济困、卫生整治、医疗义诊等志愿服务300余次。在帮扶济困活动中,志愿者们定期走访慰问辖区内的贫困家庭,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和慰问金,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卫生整治活动则定期对社区的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清理,为居民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医疗义诊活动邀请专业的医护人员为居民提供免费的体检、疾病诊断和健康咨询服务,特别是关注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健康状况。

积极协调“第一书记”“包联共建”单位开展红色电影展播、反诈和金融知识宣传等便民活动200余次;开展认领扶贫帮困、关爱“一老一小”等书记项目20余个,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学习辅导和生活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双报到”党员积极认领“微心愿”近千件,这些“微心愿”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却实实在在地温暖了居民的心。

坚持组织“三官一律”(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律师)进社区、进楼院活动,定期听民意,解民忧,建立起常态化的法律服务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近200件。通过法律专业人士的介入,帮助居民在面对各种矛盾纠纷时,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矛盾纠纷,保证“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突显了民族共建共融合力,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打造品牌阵地,促进民族团结

民主街道精心打造“场院家联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圈,全面巩固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成果,切实将创建成效具象化到各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方方面面;将党的民族工作史巧妙地植入党史驿站,使居民在回顾党史的同时,深刻理解民族工作的深远意义。融合“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打造“福籽文化共融圈”,获批省级非遗基地。在“福籽”文化共融圈中,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红色文化主题展览、传统文化讲座、非遗技艺传承培训以及民族文化节等。通过这些活动,让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

精筑北斗阳光城传统文化楼院,以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楼院和谐,以点带面促进社会和谐。在楼院内设置传统文化宣传栏、文化活动室等,定期组织开展书法、绘画、剪纸等传统文化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传统文化讲座,让各族居民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楼院居民之间的和谐相处,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并逐渐辐射到整个社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优化民生服务,增进民族情谊

民主街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鼓励各族群众共同参与。依托文明楼院开展饺子宴、联欢会、亲子活动等睦邻活动300余次,各族居民齐聚一堂,分享美食,交流文化,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展现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节日期间志愿者会带着节日礼物和慰问品,对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为他们打扫卫生、贴春联、做年夜饭等,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社会的关爱,传递节日温暖百余次。

建成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造幸福食堂、启动“共享厨房”项目,推进社区配餐服务,解决养老难题。幸福食堂为老年人提供营养丰富、价格实惠的饭菜,让他们能够方便地解决一日三餐问题;“共享厨房”则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共享的烹饪空间,方便居民举办家庭聚会、节日庆祝等活动,同时也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依托“七彩阳光”儿童之家、星火e+等书记项目,深化为小服务。“七彩阳光”儿童之家为孩子们提供课外辅导、兴趣培养、心理咨询等服务,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星火e+则通过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和培训,提高孩子们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代理妈妈”品牌活动作为街道促进民族团结、关爱留守儿童的暖心之举,已持续开展了12年。“代理妈妈”们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定期与他们沟通交流,为他们提供学习辅导、生活照顾和情感支持。在“代理妈妈”的关爱下,许多留守儿童逐渐变得开朗自信,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在解决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方面成效显著,成为了街区民族团结和社会关爱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细化基层治理,夯实和谐基础

加强网格化服务,充分发挥“三长”们(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的“绣花针”作用,深入基层,通过入户走访、居民座谈会、线上沟通等方式,了解各族居民的需求和诉求,并依托“老高说事点”“居民说事日”“民情日历”室等形式解决民情民意200余件。

助力老旧小区引入物业公司,开展“四二八”工作法,即“四心”服务(贴心、细心、耐心、热心)、“二联”机制(物业与社区联动、物业与居民联心)、“八必做”事项(楼道卫生必扫、公共设施必查、安全隐患必除、邻里纠纷必调、特殊群体必访、文化活动必办、环境卫生必保、物业服务必优)。通过与物业公司合作,对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为居民提供修缮道路、绿化环境、维修楼道灯、安装扶手等服务500余次,提升小区的整体品质。同时,建成幸福大舞台、廉政文化阵地、书画展览室等文化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场所和学习教育平台。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增强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在未来的工作中,敦化市民主街道办事处将继续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努力打造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街区,让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