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实践>

贯彻代表法 持续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作者:杨立强 编辑:白丹 来源:人民代表报 发布时间:2025-08-26

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基础在代表、活力看代表。新修改的代表法就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作出新规定、提出新要求,为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指明了新方向、赋予了新使命。甘肃省临泽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新修改的代表法,立足人大职能职责,不断健全吸纳民意、汇聚民智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建设,深入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推动代表工作提质增效。

注重能力提升

加强代表履职培训

能力建设是代表履好职的前提。临泽县人大常委会紧贴代表履职需求,围绕政治理论、人大业务、法律知识等内容,通过全国人大网络学院视频资源、县委党校、“人大代表之家”创建多元培训阵地,采取会议集中培训、代表小组分散培训、会前专题辅导、履职经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人大代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水平,推动人大代表履职培训全覆盖、精准化。同时,把好理论实践结合关,积极邀请代表参加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等活动,切实增强代表培训学习的实效性,努力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换届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先后举办县人大代表集中培训班8期,举办县、镇人大代表以会代训履职培训班70余期,培训人大代表1200多人次、人大工作者80多人次。

注重服务保障

拓展代表履职平台

新修改的代表法对建立健全代表履职服务平台作出规定。临泽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不断拓展代表履职平台,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持续提升代表之家“建管用”水平,高标准创建人大代表之家35个,提档升级18个。拓展民主民意表达平台,搭建代表联系群众、知情知政、参与基层治理、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平台,并按照就近就地、便于活动的原则,将全县618名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混合编为27个代表小组,广大代表进站履职、联系群众更加便捷。积极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需要,探索建立“代表履职码”数字化管理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听取群众对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代表联系渠道。建立民情直报制度,鼓励支持人大代表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全县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真知灼见,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中有进。

注重代表参与

丰富代表履职活动

新修改的代表法明确要求加强代表对本级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参与。临泽县人大常委会常态化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参与执法检查、调研视察等活动,推荐并选派代表担任行业监督员,参加相关会议、案件庭审等,不断拓宽代表参与监督的渠道。进一步规范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常态化组织开展“三个一”履职、“五个好”争创,代表议政月,代表联系选民日,代表小组活动日等代表履职活动,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反映和诉求。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大代表在行动”专项活动,组建教科文卫、农业环保等专业代表小组4个,探索建立玉米制种、旅游等“专业型+功能型”产业代表小组6个,引导人大代表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积极服务群众,助推产业发展。深化拓展“双千行动”,组织四级人大代表对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调研视察,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见效。扎实开展涉农领域代表“双带一推”活动,聚焦农民增收致富,组织动员涉农领域人大代表在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积极发挥示范引领和监督促进作用,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注重约束激励

激发代表履职热情

健全对代表的履职保障和监督,是代表法修改的一个亮点。临泽县人大常委会从强化代表的履职激励和约束机制入手,充分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切实保证人大代表主动履职、规范履职和依法履职。修订完善代表联系群众、代表述职评议等制度,扎实开展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活动,通过履职评价促进人大代表虚心听取选民意见、自觉接受选民监督。引导各级人大代表立足本职、担当尽责,拍摄代表履职宣传专题片21期,形成正向激励,进一步激发广大代表的履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