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大时评>

创新制度机制 激活代表履职“动力源”

作者:刘晓欧 编辑:白丹 来源:人民代表报 发布时间:2025-08-28

人大代表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其履行职责的情况直接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进入新时代,如何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发挥代表的主观能动性,是摆在各级人大常委会面前的重要课题。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强化担当、积极作为,从制度机制建设上着手,在以往代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出台一系列制度规范,为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提供坚实制度支撑,代表履职积极性大幅提高,代表主体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建立健全教育引导督促机制

夯实履职基础

人大代表要执行好代表职务,既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还要有较好的履职能力。赤峰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培训工作,制定方案,分类举办初任培训和专题培训,有计划地组织代表开展履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代表思想政治素质和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引导人大代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教育督促代表正确处理个人职业活动与履行代表职责的关系,帮助代表筑牢思想防线,切实改进作风,自觉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组织纪律规定,始终保持代表队伍的政治性、先进性和代表性。对人大代表参与人大立法、监督工作进行指导,特别是如何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如何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如何做好视察和专题调研活动等实际操作知识,进行面对面交流指导。代表知识更新更快,对所肩负的重大使命认识更深刻,履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建立健全“双联系”制度

搭建履职阵地

赤峰市人大常委会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制度,将以往的集中联系改为自主联系,常委会组成人员固定联系代表,使联系由宏观变具体,责任到人。联系方式多样化、联系内容具体化、联系对象固定化、联系要求可操作化。制定出台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制度,规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主要内容、基本途径、向原选举单位述职、履职保障等,解决了代表怎么联系人民群众,联系什么等问题,使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有了抓手,有了目标。按照市人大常委会诚信建设专项监督工作部署,创新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开展人大代表“随手拍”助力全市食品安全专项监督工作和“情法交融、共筑诚信”人大代表助力司法公信主题实践活动,现阶段有60名人大代表通过“随手拍”形式反映监督线索,5名人大代表走进法院旁听案件庭审,更好发挥了代表“吃透政策,摸清民情,表达实情”的桥梁纽带作用。

完善代表履职评价积分制度

强化履职作为

赤峰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出席人代会、参加闭会期间各类活动、遵纪守法、奖励加分四大方面,13种具体情形,采用积分方式对人大代表的履职情况进行评价和量化打分,把抽象的软任务变成实实在在的硬指标,让人大代表职责分明、义务清晰、目标明确,有压力,更有动力,做到会履职、能履职、要履职。积分的高低,反映代表的担当作为,在代表中形成“比学赶超”的履职氛围。本届以来,代表建议数量大幅提高,2022年至2025年,分别为273件、311件、326件、350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办理结果来看,2022年至2024年,办理结果为 A 类的代表建议占比持续升高,说明了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出实招、务实效,将代表们的意见建议吸收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人大代表履职意愿被充分调动起来,履职积极性高涨。本届积分总和将作为代表连任或推荐为自治区人大代表候选人的重要参考。常委会用好积分考核指挥棒,实现代表由“要我履职”向“我要履职”的改变。

建立不称职代表退出机制

落实履职责任

为增强代表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约束和规范代表行为,赤峰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代表退出机制,将法律法规和中央文件精神分解落地,与代表履职积分深度绑定,对行为失范、消极履职的人大代表,实行劝辞。《赤峰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退出办法(试行)》的出台,解决了个别代表当选后,履职积极性不高,不想履职、不愿履职的问题,是市人大常委会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进一步明确代表履职要求,增强了代表的责任感、使命感,提升了常委会工作质量,保证了人大工作权威性。

成立专业代表小组

发挥履职特长

为促进人大代表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让代表履职更加科学务实,同时扩大常委会各项工作的民意基础,在充分考虑代表从事职业或擅长领域的基础上,成立7个由市人大代表组成的专业代表小组,让代表用专业知识开展专业履职。各委员会主任委员确定为各专业代表小组组长,负责结合本委员会工作组织开展活动,小组成员参加相应委员会组织的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常委会日常工作,从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同时交流专业领域相关知识和履行代表职责的经验,提升履职能力。通过搭建这样的平台,拓宽了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了代表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通过“内行看门道”,对专业问题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建议,提高了常委会立法、监督工作的质效。代表工作重在实效,贵在创新。制度机制的创新为赤峰市人大工作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也有效激发代表依法履职尽责,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