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用好履职阵地 推动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张永刚 编辑:白丹 来源:人民代表报 发布时间:2025-09-02
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人大常委会以“代表进阵地、履职在选区”为核心,通过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履职机制、拓展监督形式,推动代表工作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人大动能。
阵地建设全域化
打造履职“立体网络”
网格化覆盖。建成规范化旗乡“人大代表之家”10个、村(社区)“人大代表活动室”31个,实现阵地全覆盖。依托阵地组织代表接待群众1.2万余人次,解决突出问题63个,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
特色化赋能。创新“代表活动室+”模式在全面提升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水平基础上,突出代表活动室特色化、品牌化建设,结合地域特点,充分利用代表专业特长,目前,结合行业特点已建成“人大代表法律服务工作室”“人大代表医疗服务工作室”“人大代表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室”等10个专业工作室,并建设“工业园区人大代表之家”专门服务企业。建成以来,各工作室以代表之家为载体,充分发挥代表专业特长,定期主动服务选民。
延伸企业阵地。在工业园区设立全市首个“企业人大代表之家”,在明沙淖乡设立驻企联络站,通过组织代表定期走访收集社情民意,收集政务环境、产业政策等建议,推动园区内各项相关问题有效解决,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是人大制度与代表工作在基层的创新实践。
智慧赋能高效化
激活履职“数字引擎”
建成“智慧人大”系统(三平台一中心五系统),实现“五个一”目标:一屏联动:实时链接全旗代表家(室),动态管理履职数据;一键呼应:代表通过移动端提交建议,选民扫码反馈诉求;一码联通:建议办理全流程在线追踪,办理周期缩短40%。一站服务:平台整合“六大模块”(人大资讯、学习园地、代表履职、工作交流等),提供政策学习、监督业务办理、民意分析一站式服务。一网通办:跨部门协同治理,打通与政府部门的业务壁垒,实现建议交办、督办、反馈跨系统流转。例如,在代表提出建设村养老服务站的建议后,转交至民政部门处理并反馈结果。
深化“一人一码”服务群众人大代表“亮身份 见行动”。创新推行 “码上亮身份、码上办实事” 机制,身份公开透明化:为全旗763名人大代表生成专属履职二维码,覆盖村(社区)公示栏及线上平台,扫码即可查看代表职务、联系方式等。诉求直达零距离,选民扫码提交诉求,系统自动推送至代表移动端。闭环督办提质效,建立“扫码受理—代表转办—部门限时反馈—群众满意度评价”链条,以“小二维码”撬动“大民生”,实现代表从“被动候访”到“主动解难”的履职升级。
专业履职精细化
提升监督“靶向效能”
代表专业小组分类履职。为做好基层人大代表工作,旗人大常委会结合代表的专业特长和行业特点,设立了城市建设管理、生态环保、农业农村、民族法治、教科文卫、工矿商贸、计划财经7个代表专业小组,依托代表活动室打造专业代表小组活动的平台和基地,依法开展调研、视察,宣传讲解专业知识,开展专业服务,用专业优势开展专业履职,用专业履职强化专业监督,切实提升人大监督实效。
“代表说理+法官释法”解纷。在美岱召法庭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以人大代表驻法庭联络站为依托,明确了“司法监督、纠纷化解、法治宣传、民意收集”四大核心职责,构建起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定期会议、纠纷化解流程、公开透明”三大机制相互配合,确保基层治理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探索“代表说理+法官释法”模式,通过人大代表的群众基础和法官的专业知识相互配合,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实质性化解。同时,“点菜式”监督让人大代表可以扫码参与旁听庭审等各类司法活动,实现了监督的精准化、常态化,进一步为司法公正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