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代表工作>

“路两边清爽了,开车顺畅又安全”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人大代表关于加强农村道路维护的建议办理纪事

作者:韦蒋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02

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五彩晶桥”品牌日益响亮,农文旅融合不断深化,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然而,晶桥镇人大代表、杭村党总支书记王昌来却发现繁荣景象下的隐患:镇内各条道路两侧的公共绿化带被沿线村民悄悄开垦成一块块私家菜园,肆意生长的藤蔓和过高的蔬菜作物严重遮挡了机动车驾驶员的视线。

“最揪心的是安全隐患!”王昌来在走访枫香岭村时,目睹一位老农为了照料路边的菜地,在疾驰的车流中冒险横穿马路,惊险一幕令他心有余悸。他意识到,杂乱无章的菜地破坏了精心打造的乡村景观,影响了游客体验感,更威胁着群众生命安全。经过系统梳理,王昌来将问题突出的区域精准锁定杭村大城至枫香岭曹家沿线、云鹤山村至仙坛村沿线及孔枫线晶桥段的多个进村路口。

“人大代表就要把群众的难处和发展的堵点摸清楚、讲明白。”带着翔实的调研记录和照片资料,王昌来在2024年1月召开的晶桥镇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加强农村道路维护的建议》,建议镇农路办等相关部门加强道路维护,坚决清除道路两侧违规开垦种植的区块,定期清理路口影响视线的杂草杂枝,以绣花功夫提升镇容村貌,守护百姓出行平安,擦亮“五彩晶桥”的底色。

“建议提得非常及时、非常精准,切中了道路管护的痛点和乡村发展的关键。”收到代表建议后,晶桥镇农路办负责人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展开拉网式巡查,形成了一份清晰的问题清单。

晶桥镇人大同步启动建议重点督办机制,由镇人大副主席(兼职)牵头、相关人大代表参与的督办小组全程跟踪监督。面对整治工作的复杂性,镇人大先后3次召开代表建议督办会,组织村社、路政、交警、管护等单位进行沟通协调。督办过程中,代表们既当监督员又当宣传员,主动参与入户动员工作30余次,推动化解矛盾诉求7件。

晶桥镇农路办联合沿线各村社,重新核查确认道路两侧路界范围,明确土地权属和管理责任边界,开展联合执法整治行动。针对已形成的侵占行为,采取耐心劝导和依法处置相结合的方式予以清除并恢复原状,确保整治一处、巩固一处,全力保障路域环境清爽整洁。

“整治绝不能是‘一阵风’,要形成长效管护机制。”王昌来建议。

着眼长远,构建长效管控机制是重中之重。 晶桥镇农路办建立“巡查—发现—报告—处置”的闭环管理流程:道路专职巡查员、各村网格员以及合作社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将道路两侧违规种植和绿化遮挡问题作为巡查重点;一旦发现苗头性问题,立即上报;相关责任单位须在限定时间内处置完毕,务必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短短数月,晶桥镇的主要道路,特别是人大代表重点关注的几条线路,已然旧貌换新颜。

行走在杭村大城至枫香岭曹家的路上,曾经见缝插针的“路边菜园”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经过统一修整、重新披上绿装的边坡路肩,规整的绿化带生机盎然,与周边的田园风光和谐交融。

云鹤山村至仙坛村的进村路口,变化同样显著:影响行车视线的杂草、肆意攀爬的藤蔓和那些长得过高的蔬菜作物已被彻底清除,道路转弯处豁然开朗,驾驶员视野变得开阔通透。

“效果真是立竿见影!”一位常年行驶在孔枫线上的货运司机由衷赞叹,“路两边清爽了,开车顺畅又安全。晶桥的路,现在是越跑越舒心。”

这场道路环境的美丽蝶变,是晶桥镇人大和政府汇聚合力,致力于优化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品质、护航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据悉,镇人大将此建议办理工作纳入“回头看”监督清单,持续强化跟踪问效。

如今,望着眼前整洁畅通、绿意流淌的乡村公路,王昌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感慨道:“路畅景美,人心才安,乡村才和。这一条条既安全又美观的道路,铺展开的是老百姓日常出行的舒心便利,承载的是远方游客对晶桥的美好印象,夯实的是晶桥振兴发展的坚实根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能够推动解决这些关乎群众生命安全和家乡整体形象的问题,付出再多的奔走与努力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