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产业链+”联络站,助力特色产业蝶变升级
作者: 编辑:崔斌 来源: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研究室 发布时间:2025-09-02
2025年7月16日,浙江省金华市“产业链+”代表联络站建设调研座谈会在永康召开,旨在进一步焕发智能家居、电动工具及农机装备优势特色产业活力,推动产业链条全链创新升级。
五金产业是永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永康市人大汇集各方力量,监督助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群策群力破解难题瓶颈,以实际行动有效推动本地产业体系现代化。
代表发声,破题产业发展之困
“对口的研发人才难招,好不容易招进来了,又留不住。”在一次五金产业专题调研活动中,永康市人大代表、金凯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利新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心声。多年来,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面临技术研发难、市场拓展慢等瓶颈,与人才引育留方面的不足密不可分。
听取市政府关于打造“东迁西归”升级版夯实产业人才基础工作的汇报、开展人才引育留方面专项视察、整理相关建议意见集中开展跟踪督办……永康市人大多管齐下,助力为人才打造更好的工作平台和生活环境,推动实施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服务保障政策。
在人大的监督推动下,五金技师学院和职技校办学机制进一步完善,与各大院校合作渠道进一步拓宽,2025年上半年累计引进省级以上领军人才5人、博士10人,新增大学生8018人、技能人才2374人。
人大助力,夯实产业发展之基
“产业集中好是好,就是工业用地‘僧多粥少’。”“没发展空间”成了很多企业“成长中的烦恼”。“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永康拥有市场经营主体16.6万家,其中企业6.2万家。受发展规模、配套能力、购地成本等因素制约,企业扩大再生产较难。
人大代表深入调研后,呼吁对密度低、效益低的低效工业用地开展整治。永康市人大连续多年将其列为重点议题开展监督问效,通过视察、调研全程跟踪督办。同时,在低效工业用地整治现场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点,人大代表驻点听取企业和群众声音,助力解决难题。
3年来,推动整治低效工业用地2万多亩,部分低矮、脏乱的低效工业用地改造成为整洁的连片标准厂房,新增工业厂房建筑面积800多万平方米。
建站赋能,激活产业发展之力
产业发展须凝聚各方力量,“产业链+”代表联络站就是一个汇聚合力的有效载体。
永康市人大依托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基础,融合原有站点,分别筹备建设智能家居、电动工具及农机装备代表联络站。围绕“收集建议意见”“凝聚发展共识”“督促问题解决”“服务中心大局”“提升决策能力”五大职能,构建“1+1+2+5+N”组织体系,建立完善行业协会、条线工委、基层单元“三个联动”运行机制,发起专业议事协作、开展专项监督助力、推动资源共享,着力打造“产业链政策库”“技术需求池”“资源对接台”三大品牌。
“发挥联络站和协会合力,能积极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永康市人大代表、电动工具协会会长、浙江闽立电动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明亮为“产业链+”联络站建设点赞。
下一步,永康市人大将进一步谋划完善“产业链+”代表联络站组织架构,推进常态化进站活动,联合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共建“链上议事站”,组织“代表链上走”活动,为特色产业发展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