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一评议”激活街道人大工作“一池春水”
作者: 编辑:赵佳敏 来源:人民与权力杂志 发布时间:2025-09-04
人大街道工委作为区人大常委会在街道设立的工作机构,是区人大常委会工作的重要延伸,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前沿阵地。今年以来,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出台《关于建立“三联一评议”机制加强和改进街道人大工作的指导意见》,助力街道人大工作提质增效。
实施网格化联系。依托网格这一社会治理“最小单元”,深化和拓展人大常委会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两个联系”,让代表察民情、聚民智。横向到边联系。建立区人大常委会各专工委挂钩联系街道人大工作制度,每季度各人大街道工委召开一次挂钩会议,交流当前工作,协调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已累计召开挂钩会议12次,解决街道人大工作中遇到的代表活动阵地建设、议案建议办理、兼职人大副主任选配等实际问题23个。纵向到底联系。将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按照选区、岗位、专业等特点,联系街道内的区人大代表,并分配至各社区网格。今年以来,深入小区开展走访联系群众130余人次,收集到群众反映的物业管理、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意见建议80余条,形成问题清单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目前已推动解决民生难题26件。
实施协同化联建。立足街道区位和产业特点,协同建立代表履职平台,让履职有阵地、有保障。线上平台联建。积极探索数字赋能人大工作,发挥街道网格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特点,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物业服务中心等基层单元打造“代表码上见”等平台,主动嵌入区人大常委会“一端一网一微”平台,围绕各专工委牵头的“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江苏生态大公园建设”等重点工作,增设问题反映、处理反馈、满意度测评等模块,让代表及时听见群众声音,群众随时找得到代表,共同推进民意收集。线下阵地联建。利用好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等资源,建立专业代表库,发挥专业代表在医疗、教育、农技、产业培育、法律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联合区人大常委会各专工委,共建专业代表小组工作站。目前,已形成豫新街道社会事业发展专业代表小组工作站、顺河街道美丽乡村建设专业代表小组工作站、下相街道营商环境建设专业代表小组工作站等。
实施专业化联督。发挥专业代表小组作用,围绕监督课题开展联动监督,让监督更专业、更聚焦。围绕决策落地联督。聚焦区委“向高向上向新”决策部署和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电商名城核心区的决定”等决定决议的落地,组织专业代表小组等,综合运用实地调研、座谈询问、执法检查等方式,开展联督活动,形成意见建议专报4期供区委和区人大常委会决策参考。围绕重大事项联督。聚焦政府着力推进的难点工作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形成联动监督计划,发挥基层人大代表贴近群众的优势,组织代表深入项目现场“挑刺找茬”,依法运用工作评议、特定问题调查等方式,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今年以来,形成民生实事项目工程质量监督报告1期、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专报1期,转交政府部门整改推进。
开展工作评议。在本年度最后一次区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将组织各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向常委会口头或书面述职,接受常委会组成人员评议,评议优秀街道作为典型向省市媒体推介宣传,进一步激发街道人大工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