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县乡人大>

兰溪规划建设烈士陵园 33处零散烈士墓或将有“集中家园”

作者:吴金泓 张恒 编辑:赵佳敏 来源:兰溪发布 发布时间:2025-09-05

民之所望,监督所向。为深入落实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四督联动”市县全覆盖工作要求,兰溪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兰溪市融媒体中心,创新打造“‘代’你去监督”专栏,以代表视角感知民生温度,用新闻镜头追踪监督效能,以“组合拳”推进监督之力直抵基层末梢。

“我们的心愿就是兰溪最好有一处集中安葬英烈的场所。”近日,烈士遗属陈素梅向市人大代表郭华强道出心声。原来,爷爷陆确忠烈士的墓地已经经历三次迁移,这次因建武高速建设,即将面临第四次变更安置。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兰溪市人大常委会围绕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建设工作开展专项监督,通过实地走访倾听民声、梳理情况凝聚共识,以精准监督推动保护红色资源,筑牢红色根基。

作为浙西革命重要策源地,兰溪红色底蕴深厚。近年来,兰溪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落实《英雄烈士保护法》《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在红色资源保护管理上持续投入精力。当前,全市登记在册烈士纪念设施37处,其中33处为零散烈士墓,分布在12个乡镇(街道)。

这些零散的烈士墓管护情况如何?记者随同人大代表走访多处烈士墓发现,零散管理模式下,烈士墓的日常维护需依托属地各村(社)力量,难以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同时,像陆确忠烈士墓地几经迁移的案例并非个例。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迭代,部分零散烈士墓也遇到过需要调整安置位置。记者了解到,迁移墓地并不容易,过程中不仅需要家属、属地等多方协调,还需要考虑墓地建设的庄重性与统筹性。可以说,兰溪建设烈士陵园或烈士集中安葬墓区,是现实所需、应有之义。

在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组织下,人大代表在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约见相关部门负责人,将走访调研中了解发现的情况问题进行反馈。“我建议,要加快建设烈士陵园或烈士集中安葬墓区。这样既能解决烈士墓多次迁移的问题,让英烈得到安息,也能给家属带来安慰,更便于群众集中瞻仰缅怀,传承红色精神。”郭华强代表说。

8月初,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和讨论市政府关于烈士纪念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着力提升烈士纪念设施建设保护管理水平。

对于群众和代表的期待与建议,兰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也积极回应。“建设烈士陵园,既是中央到地方各级政策中关于烈士褒扬工作的明确导向,也是兰溪在发展中平衡‘保护与建设’的实际需要。”副局长章志军介绍,自2024年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已启动烈士陵园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当前正加快与市资规、市财政及各乡镇(街道)等部门单位的对接协调。

目前,经多方论证,兰溪烈士陵园拟选址于横山(兰荫山)景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北侧,毗邻革命烈士纪念馆。章志军表示:“选址主要考虑到烈士纪念设施规划的系统性、整体性,使陵园、纪念碑、陈列馆在功能、空间布局上相互补充,便于后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

兰溪市资规局总规划师杨丽妍表示:“考虑到烈士陵园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我们正在结合国家林草局开展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积极向上对接,加快推进后续规划及土地相关手续的办理。”

“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烈士纪念设施,不仅是法律赋予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使命。”兰溪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副主任陈胜利表示,市人大将持续关注项目进展,推动相关工作从“关注”向“解决”稳步推进,让红色资源更好融入城市发展,让缅怀英烈、传承精神的氛围愈发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