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满格赋能群众绿色出行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大代表关于加快安装完善城乡充电桩的建议办理纪事
作者:刘建峰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09
“看到城区停车场里整齐排列的充电桩,乡镇群众在微信群里晒充电后的里程表,我觉得这一年来的努力值了。”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大代表高建伟站在西峰区公交集团充电站前,望着屏幕上跳动的充电数据,眼中满是欣慰。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西峰区面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城乡公共区域充电桩布局不均,部分乡镇存在“充电难”问题,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续航焦虑”突出;另一方面,居民区充电桩安装门槛较高,老旧小区因电力容量不足、车位产权复杂等问题,导致私人充电桩安装率偏低。这种供需矛盾既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更与群众绿色出行的期盼形成差距。高建伟等区人大代表在多次走访调研中深刻意识到,充电难题既是发展短板,也是民生改善的突破口。
经过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后,在今年年初召开的西峰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高建伟等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加快安装完善城乡充电桩的建议》,建议区发改局等相关单位全面摸排城乡充电需求,依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充电桩布局方案,重点填补乡镇充电基础设施的空白,同时简化个人充电桩安装审批流程,推动公共区域与私人领域充电设施协同发展。建议精准切中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痛点,为西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指明了方向。
收到建议后,西峰区发改局立即联合区住建局等部门开展专题调研。经实地走访城乡停车场、居民区、加油站等场所,结合群众反馈的充电需求清单,承办单位最终确定“三轨联动”建设方案:在城乡公共区域加密充电桩布局,解决群众外出充电难题;整合油气站资源建设综合能源站,拓展充电服务场景;鼓励个人安装自用充电桩,满足居家充电需求。这一方案既立足当前需求,又着眼长远发展,为全面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描绘出清晰路径。
思路确定后,西峰区发改局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将充电桩建设纳入全区民生实事项目。为让建设规划更贴近民意,区发改局联合人大代表开展“充电需求大走访”活动,收集到城乡群众提出的“增加乡镇快充桩”“简化物业审批流程”等23条建议,梳理形成问题清单逐一落实。
为保障建议办理成效,西峰区人大常委会成立监督小组,通过定期视察、专题询问等方式跟踪问效,确保充电桩建设工作按计划推进、按标准落实。
如今,西峰区通过分类施策实现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大幅提升。在城乡公共区域,一场“充电网络加密战”正酣。依托公交集团、停车服务公司等企业力量,城区公共停车场已建成集中式充电站73座,347个充电桩日夜运转,其中,321台直流快充桩让市民实现“一杯咖啡时间满电出发”。乡镇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也在加速完善,7个乡镇已建成33台充电桩共58把充电枪,让农村群众告别了“往返城区充电”的奔波。
在资源整合领域,一场“能源站升级行动”初见成效。西峰区紧盯油气电氢“四位一体”综合能源站建设,将充电桩与传统能源站点有机融合。全区24个区级站点布局方案纳入全市规划,全部建成后可新增充电桩100台以上。如今,中石化西峰城区加油站、中石油东环路加油站等站点已建成10台快充桩,20把充电枪让群众在加油的同时就能完成充电,实现“一站补给、多能互补”。
在私人充电领域,一场“居家充电便利化改革”温暖民心。西峰区严格落实新建房地产项目充电设施配建要求,确保固定车位100%具备充电条件。针对存量小区,区发改局简化个人充电桩审批流程,破除“物业梗阻”“电力限制”等难题,鼓励居民在自有或租赁车位安装充电设施。如今,全区已有294台个人自用充电桩建成使用,越来越多的家庭实现“在家就能充好电”。
“人大代表就是要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抓在手上。”高建伟表示。如今,西峰区的充电桩不仅是一个个电力接口,更成为连接民生需求与绿色发展的纽带。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持续完善,越来越多的绿色出行故事在城乡上演。在人大代表的履职担当与政府部门的积极作为下,西峰区正以充电桩为支点,撬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最亮丽的底色。